立法會昨表決政改方案,基於泛民議員取態堅決,方案原本毫無懸念下會被否決,最終卻出現出人意表的結果,就是建制派帶隊離場,導致出現28票反對,8票支持,政改被大比數否決。有人忖測建制派並非因如他們宣稱般,是為了等待劉皇發回來投票而犯下此錯誤,當中必有後著;《壹錘定音》嘗試拆解表決過程各細節,歸納出關鍵四幕,看看中央和建制派是否真的如此深不可測。
第一幕:林健鋒歸位
昨日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宣布開始表決後,有五分鐘時間讓議員回來投票,經民聯林健鋒在表決鐘聲完結前約兩分鐘返回議事廳,三十秒後要求曾鈺成延遲表決十五分鐘,但曾鈺成以不合程序為由拒絕其要求。
第二幕:拉隊離場
距離按掣表決僅餘一分鐘,民建聯葉國謙站起,據議員事後引述指,葉國謙說了句「我哋出去一陣」,於是多名建制派議員便跟隨葉國謙和林健鋒步出議事廳。
第三幕:陳健波徘徊
畫面所見,不是每個建制派議員都清楚發生甚麼事,其中保險界陳健波一度從座位走出通道跟從大隊,據悉當時後方的林大輝問陳健波為何要走,二人都表示不清楚,於是雙雙返回座位投票。
第四幕:潘兆平郭偉強密斟
要特別留意的一幕,是當建制派議員陸續離開議事廳之時,工聯會郭偉強和勞聯潘兆平由始至終都在低頭密密商討。《壹錘》嘉賓主持林子豪向潘兆平查詢,潘說原來自己一直坐在議事廳,只是在思考應否按掣投票時,表決時間已結束,既無按「贊成」,亦無按「出席」。換言之,潘兆平原來是第九名在議事廳內「隱藏」了的建制派議員。
林子豪分析,透過上述客觀事實,建制派離席的過程顯然而見是倉卒混亂,民建聯譚耀宗事後回答記者問題時,更誤將劉皇發說成前立法局主席黃宏發。「係有預謀,抑或係經典『蝦碌』,應該相當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