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系列(二)
【飲食籽:識飲惜食】
中環,不只是個商業的戰場,每到午飯時間,還是一個搵食的戰場。
不論中西日韓、粥粉麵飯,米芝蓮或是米豬蓮,總是一位難求。連吃飯也得營營役役,無法輕輕鬆鬆的吃一口飯,吸一口氣,真累。
唔想咁樣,可以點樣?有一班中環人,選擇了安坐辦公室,吃天天送上門的無味精家常便飯,在下午工作前快速叉電。在背後提供這種外送服務的,叫福食公司。
福食,即是我們說的包伙食。福者,福利也;福食,就是福利膳食,大多由公司老闆以月結付賬,請各位夥計食飯。跟一般外賣飯盒不同,福食以一圍圍計的,按人數多寡,點選小菜幾道,另有飯有湯,同事們圍桌而食,天天午飯,都像去飲宴一樣,只是菜式都換成了家常便飯。
福食在幾十年前非常流行,那時候食肆不多,中環很多寫字樓、小商戶都會包伙食。午飯時間拉起一個「午膳時間,稍候片刻」的牌子,老闆夥計像家人一樣圍坐吃飯,閒話家常。那時候的飯桌上,除了甜酸苦辣,還有人情味。
現在包辦福食的公司已不超過十間了,平記福食是其一,已經有卅多年歷史。老闆嚴鉅基是行內的龍頭大哥,包辦中環逾80間公司上千人每日的伙食,是行內最早有車隊、有一支外賣兵團的福食公司。
每天基哥都會想出八菜一湯的菜單,必定有魚有菜有肉。我媽常說,煮飯不難,最難是要想想今晚食乜餸。要每天想八菜一湯,基哥豈不想到頭痕?「萬變不離其宗,以時令食材為主,夏天吃通菜,冬天吃芥蘭。另外就是要左配右搭,舉例西芹,可以炒蝦仁、炒雞柳、炒肉片、炒雜菇,那就變成了四款菜;蘿蔔用來煮牛腩、煮排骨、煮粉絲蝦米,又成了三道菜。」基哥說。天天新款,原來有蹺妙。
看看今天的菜單:鹹蛋雞蛋蒸肉餅、椰菜炒叉燒、蘿蔔燜粉絲蝦米、煎馬頭魚、菠蘿咕嚕肉、西芹炒肉丁、蒜香金沙骨、蒜茸西蘭花,還有基哥最後從報紙專欄上學回來的素菜湯,木瓜粟米紅腰豆眉豆湯,的確好豐富,應該可以扒兩碗飯!
熱得汗流浹背 只為飯菜保溫
然而客人在意的,往往不是菜式有多花巧,而是希望材料新鮮,夠鑊氣夠火候而且冇味精。這可是他們天天吃進肚子的東西。基哥也是本着家常菜的心態來做包伙食,所以雖然午飯一點鐘才開始,平記的伙頭們卻早在上午七時便已經開始做飯,只為了用新鮮不隔夜的食材。
早上7時,我睡眼惺忪來到柴灣工場,平記的伙頭大軍已準備就緒。菜檔一送來新鮮蔬菜,平記上下便立即洗洗切切,老闆基哥把粟米、木瓜切件,足足80斤湯料,只為熬一大煲無味精老火湯。蓮姐洗米,上百斤的大米,動用的電飯煲像衙門前的大鑼一樣巨型。大廚泉哥、權哥、林仔哥排排企在三個爐頭前,開始燒鑊滾油,或炒或炸。六七個夥計一起洗切煮炊,為他人作午餐,才10時,已把工廠大廈內的工場都煮出一室飯菜香。飯煮好,基哥立即分菜。為保持飯菜熱辣辣,飯和湯都用暖壺盛載,分菜的房間內絕不開冷氣。飯菜分好,還會為它們蓋上棉被保持溫度,人卻是早已熱得汗流浹背了。
幫襯平記的客戶集中在中上環一帶,長江、恒基、滙豐、律師行、證券行或是小商戶。不管你是CEO或是洋服店裁縫,在飯菜面前人人平等。基哥會按各家公司人數多寡及喜好而分配菜式,這家十位八道菜,那家六位四道菜,某公司的小姐們不愛吃肉,某某公司不吃魚,基哥都了然於胸。連帶各家公司的碗筷數目,乃至要雙公筷加一個匙羹,基哥和他的夥計們都記得清清楚楚,絕少執漏執錯。這固然是日復日累積下來的經驗,卻也是對客人的貼心服務。不然,每份執齊一桌子的碗筷份量不就更省時?要更省時方便,一次過把菜都煮好了不就划算?平記卻堅持每出一轉餐,才煮一次的份量。
「同事一起吃飯聊天,是件美事。」
每天,平記都會出三轉車。平記送外賣的規模和陣形,是會叫人驚嘆的。不過是送外賣,卻像行軍遣將一樣。第一轉,11點出發,到環球大廈。這次份量不多,跟車的松哥和在外接應的良哥兩個人便可以派完。車子卸貨後便回到工場,與另外一輛車再同步出發,一架往IFC,一架往上環新紀元廣場。IFC的由跟車送上去,上環那架車最多單,車子剛到,便卸下一地的紅白藍袋。仔細看,其實不同顏色的袋子都是暗號,紅色的送去會德豐;黑色的送去長江;藍色的送去和黃。松哥和良哥正好送完第一轉回來會合,再加上大隻佬威哥,三人才聚頭,又各自拿着飯袋兵分三路。松哥一人揹幾袋;良哥用擔挑,專門走嘉咸街、亞畢諾道一帶的斜路,這些地方上上落落,推車不方便,擔挑正好擔此重任。大隻佬阿威手瓜起𦟌,肩負重任推着手推車,由上環新紀元廣場一路送至會德豐大廈、太子大廈、滙豐銀行、長江中心、和記大廈。
陽光很曬、天氣很熱、飯菜很重、時間很趕。大隻佬走在街上打大赤肋,但每到一幢大廈,又總會穿上上衣才送外賣。要送完全部柯打,得花近一小時,之後又要重新走一次,把吃完的碗筷菜盒都收回來,運回工場清洗。
這樣萬馬千軍預備的飯菜,算起來每位才卅元左右。我跟了一整天,用四個字形容;精疲力竭;更傳神地用三個字形容:人都癲!
基哥說,他本來打算退休了,卻捨不得一直支持自己的老主顧。不想他們吃味精餸,不想他們喝洗筷子水一樣的例湯,「而且現代人,連自己家人都很少坐在一起吃飯了。做同事的能坐在一起吃飯聊天,也是一件美事。」基哥說到。
百世修來同船渡。做到同事,一起吃飯,都是緣份。
平記包辦福食公司
柴灣康民街2號康民工業中心1樓112單位
記者:陳詠敏
攝影:梁志永
編輯:黃子卓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