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政改時代】
【本報訊】立法會經過兩日辯論,昨午匆匆就政改方案表決,預料之中的結果,卻出現預計之外的轉折。原本在泛民加醫學界梁家騮28票反對下,方案無法得到三分之二議員支持,否決已無懸念,但因民建聯、經民聯聲稱要等劉皇發回來投票,31名建制議員突拉隊離場,卻不但無法拖延表決,更連累政改方案只有8票支持。8.31框架下的假普選政改慘敗收場,消息稱,部份北京官員對結果震怒。
記者:陳雪玲 林俊謙
民建聯、經民聯事後召開記者會認錯,對大批建制議員未能投票表示遺憾,經民聯主席梁君彥確認,已主動會見中聯辦副主任解釋,特首梁振英在表決後會見傳媒時,也至少6次為未有投票建制派議員解畫,形容他們是支持政改。
立法會昨日續議政改,昨早9時開會,泛民7名議員發言後已無以為繼,尚未發言的33名建制議員,亦只得9人發言,到中午12時即完成議員發言階段,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等政改三人組發言回應議員,政改審議進入表決階段。
政府及泛民對結果驚訝
到12時27分,主席曾鈺成宣佈就政改表決及記名點票,這時經民聯林健鋒突要求押後投票,以等待黨友劉皇發趕返投票,但遭曾拒絕。而民建聯葉國謙在表決倒數至20秒時,竟拉隊離場,民建聯、經民聯、工聯會等31名建制議員即動身離開,企圖以會議不夠法定人數阻止投票,但因自由黨、陳婉嫻、陳健波、林大輝未有跟隨,令議事廳內有足夠法定人數,表決得以繼續。最終只有8票支持政改方案、28票反對,連同在座但未有投票的勞聯潘兆平,共有33名建制派議員未有投下支持票,也意味2017年的特首選舉將沿用1,200人選委會投票方式選出。
事後政府及立會其他泛民議員對表決結果大表驚訝。林鄭在表決後神情肅穆,離開時未發一言,及至下午4時許,特首梁振英連同政改三人組會見傳媒,她亦未開腔評論表決結果,全程「黑面」。
建制議員在表決後兩次見記者,對他們因等劉皇發,令大部份建制派議員未能投票感遺憾,形容今次事件只是「漏招」,並非不支持政改;又批評政改否決是泛民責任。
梁君彥已向中聯辦解畫
經民聯主席梁君彥確認,政改表決後已和中聯辦副主任見面,他指對方知悉及理解經民聯的解釋。但在席投票的自由黨田北俊稱,事後與黨友檢討,亦認為無必要「等埋發叔」,形容離場做法是不知所謂。
梁振英在表決後會見傳媒時,被記者多番被追問建制派責任,包括會否譴責他們,以及三名身兼行會成員的立會議員、包括葉劉淑儀、李慧琼、林健鋒未有投票,會否撤除他們職務。
梁至少6次重複撐未有投票的建制派,他說:「我哋應該肯定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同其他社會人士,他哋喺過去長時間以來清晰地、堅定不移地、毫不含糊地支持特區政府嘅方案。」至於政改原地踏步是否有利於競逐連任,他稱完全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泛民「飯盒會」成員在投票之後,集合在會議廳中拉起橫額高呼真普選口號,公民黨湯家驊則在投票後一言不發離開。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說:「泛民議員用神聖一票否決假普選,拒絕袋住先。」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則指出,方案僅得8票支持,讓香港社會、中央以至國際清楚偽普選方案得不到支持,促中央與港府盡快重啟政改。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稱對政改遭否決感遺憾,指建制派突集體離場是事後才知道原因:「我相信所有人都會感到詫異。」他重申表決鐘完就必須表決,若建制派要延後表決,可以舉手發言,「多個人起身講嘢,就唔需要發生咁嘅事」。他不評論建制做法是否太兒戲,但認為他們要反省,「到底會有乜責任要由佢哋自己做判斷」。
部份中央官員感到憤怒
北京方面,中央將否決責任全推到泛民頭上,新華社最初有報道建制派離場,之後卻隻字不提。全國人大常委辦公廳發言人指,立法會少數議員「頑固堅持與中央對抗的立場」,置廣大港人對普選殷切期盼於不顧並詆毀人大常委的8.31決定,重申決定有不可動搖的法律效力。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批評28名議員投反對票否決政改方案,背離香港主流民意,令香港錯失實現普選特首的機會,要為此承擔歷史責任。有消息指部份中央官員對建制派做法感憤怒。
新華社亦引述中聯辦負責人指,對方案否感到很失望,投反對票的議員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法律顧問兼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廉希聖對於30多個議員離席只為等1個議員是不可思議,直言對建制議員在政改投票期間離場感到非常意外。另外,《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等外國媒體亦有報道政改方案否決。
蘋果20年 企硬我敢言
http://20.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