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蘋果》動新聞面世,標誌平面媒體動畫化。改革之初,所有負責內勤工作的同事,均接受一個月訓練,學習撰寫動新聞稿件、配音、剪接,同事更到台灣動畫公司交流,了解動畫製作流程。而前線突發記者,亦從一部相機走天涯,變成「雙槍」左右開弓,即一手握相機,一手掌攝錄機。
「一有嘢改又要畫過」
要製作一段動新聞,殊不簡單,得結合前線及後勤製作,前線記者把拍攝得的現場短片、街頭訪問傳回公司;後勤同事根據採訪資料或讀者提供片段撰稿,若有畫面缺失,後勤同事會使出動新聞撒手鐧──動畫,重組事件。香港一方先寫動畫稿交代事件,並列明涉事人數、當事人衣着或牽涉的物品,例如車輛型號等,再與台灣動畫人員構思動畫內容及分鏡,製作過程約兩小時。於是早上發生事故,最快中午「有片睇」,完全突破紙媒翌日見報框框。
2010年1月土瓜灣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動畫同事將短短數秒的倒塌過程化為30秒動畫,「冧落嚟得3秒,唔只要畫冧嗰刻,仲要靠目擊者講番出嚟,配合畫面增加現場感」。昔日前線記者,今日主力製作動新聞的張家樂指當日爭分奪秒製動畫,「不停咁畫,一有嘢改又要畫過」。
蘋果20年 企硬我敢言
http://20.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