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告別聽機年代讀者變記者 守住最前線

突發告別聽機年代
讀者變記者 守住最前線

《蘋果日報》一向重視突發新聞,過去20年來採用過2,500多宗突發新聞作頭版報道,反映社會民生百態,創刊之初正是突發新聞黃金年代,一張現場獨家相勝過千言萬字,有圖有真相,直至警方採用數碼通訊系統後新聞來源大減。面對危機,突發新聞轉戰專題深入報道,由求快變成鬥深入,成功突圍。近年互聯網高速發展,突發新聞佔據即時新聞最前線,加上手機拍攝功能,《蘋果》讀者就是《蘋果》記者,令突發新聞重登高峯。

新聞現場是戰場,突發記者就是陣前將,昔日百人採訪隊中的前線記者就是衝鋒陷陣的搶料、搶獨家相的急先鋒;公司控制室是主帥陣營,負責指揮、監聽「999機」警方通訊系統搜尋新聞線索。當時,能夠拍攝現場相,配合翌日獨家刊印報紙上,便領先全行。

拍下綁匪逃走經典一幕

那些年,突發新聞百花齊放,記者往往較警察更快到達事發現場,一張張血淋淋傷者相、交通意外傷者被困相,怵目驚心,還有一幕幕家庭倫常血案,旗兵劫案,當年的大新聞五花八門又搶眼:賊王葉繼歡落網、大富豪張子強伏法、新賊王季炳雄被捕、德福花園五屍案、嘉利大廈五級火、迷魂黨騙案、扑頭黨劫案、八仙嶺火警、傳媒人梁天偉及鄭經翰被斬、入境處大樓縱火案、汀九巴士墮橋、灣仔天橋巴士大意外等。
另外,1996年9月7日《蘋果》記者更揭發一宗雪櫃藏屍兇案,2002年1月30日80歲隱形富豪蘇澤棠被綁架、警匪在尖沙嘴鬧市駁火,最後《蘋果》記者在彌敦道把握攝下綁匪推肉參落車的經典一幕,成就新聞傳奇。
2004年警方轉用第三代數碼通訊系統,突發告別聽機年代踏入寒冬。面對新聞線索暴減,記者轉變求存,全力發掘新聞題材之餘,亦提高報道深度,並循報道更貼身兩方面改革,偵查式專題報道應運而生。

1996年9月7日《蘋果》記者在粉嶺一間村屋揭發雪櫃藏屍兇案。

2003年7月,一輛雙層巴士從屯門公路高架橋墮下,釀成21人死亡、20人受傷。

當年《蘋果》記者較警方更早到達綁架富豪案現場,拍下綁匪逃走一刻。

配合大趨勢,《蘋果》專題組成立多隊偵查小隊,繼續深入中港兩地進行調查報道,過去幾年先後揭發劏房工廈,追蹤中港炒賣iPhone黨,直擊吉林殺狗製狗肉即食麵及山東活剝兔皮工場,並揭露內地旅客夜宿快餐店,踢爆承辦商假回收呃公帑等等。記者連續在多宗轟動全港的兇殺案中追查到第一手資料,每宗報道都掀起新聞話題。
近年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市民上網看新聞渴求更快更新的資訊,新聞已不能「放隔夜」等待翌日見報,取而代之是每分每秒不停更新,危中有機的是《蘋果》廣大讀者不斷提供大量第一手圖片和影片,繼續「有圖,有片,有真相」,讓《蘋果》突發新聞迅速佔領即時新聞戰場。
匆匆20年,傳媒戰場已由每日出版的報紙轉戰至分秒必爭的互聯網世界,烽煙再起,《蘋果》將繼續奮力迎接這場新媒體大戰,再創輝煌。

蘋果20年 企硬我敢言
http://20.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