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決定命運 - 馮睎乾

爸媽決定命運 - 馮睎乾

昨天邊吃午飯,邊看楊步偉自傳《雜記趙家》,老太太的陳穀子爛芝麻正好佐餐。最令人浮想聯翩的是她二女趙新那(Nova)──入Radcliffe College時,漂亮的Nova即風魔了麻省劍橋的中國男學生,一二百人紛紛當「兵」,煩得這位七十年前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娘娘」幾乎連書也讀不下去。Nova原想學醫,卻被老本行是醫生的母親勸退,理由是當醫生難以兼顧家庭,不利婚姻。Nova選了化學。
中午纔看完書,晚上就碰到一位單親媽媽,憂心忡忡說十七歲女兒剛加入著名的「天才俱樂部」,問我可會學壞?這媽媽的丈夫年多前意外身故,她事後得了抑鬱,生活已十分吃力,獨女偏又智力超群,年青貌美,惹來無數狂蜂浪蝶,令做母親的不勝其憂。她女兒也想讀醫。可惜家境不好,無力鋪路,校內成績也不出眾,空有過人天賦,現在只感前路茫茫。聰明漂亮,追求者眾,志願當醫生,令我想起中午才讀到的Nova,她們是相隔七十年的兩生花。兩個陌生女子的事,毫無先兆地在同一天藉着她們母親的口讓我知道,是巧合嗎?
楊步偉和丈夫趙元任有四個女兒,都畢業於美國名學府,成了學者:長女如蘭是哈佛史上第二位女性正教授(音樂系),次女Nova是化學教授,三女是數學家兼兒童小說家,么女是天文學家。一門四鳳,個個多才多藝。父親趙元任是誰?他本讀數學,兼通物理、音樂、哲學,還懂多種外語和方言,後轉攻語言學,歷任清華哈佛耶魯的教授。胡適是他老友,譽之為天才;徐志摩撞機前一晚,在他家打麻將。有這樣的家世,你根本沒機會平庸。這就是文化上的貧富懸殊。
對趙元任來說,「最緊要好玩」才是正經事。孩子不必教,陪着玩玩,一切已水到渠成。他弄一台鋼琴回家,先任女兒亂彈,然後拿自度的簡單曲譜給她們練習,孩子彈唱自娛,慢慢就熟練了。趙對音樂的興趣,源自他通曉崑曲的母親,現在則感染了女兒。他對一切感到好奇,女兒就繼承他對知識的熱忱,紛紛成為學者。可見你愛甚麼,你的兒女也愛什麼,跡近宿命。錢鍾書的老父博覽群書,他自己就嗜書如命,第三代的錢瑗也手不釋卷。當今科學界鼎鼎大名的Edward Witten有一位理論物理學家父親,從小跟爸爸聊物理,入大學後專攻歷史和語言學,然而千迴百轉,結果還是當上理論物理學家。
父母越不才,就越想子女成才,多數事與願違。卓越的父母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子女見他們做得快樂,自然羨慕倣效,進入父母的世界,這不必教也不能教。給我看看你的書架,我就知道你的子女是甚麼人,可見教育子女的關鍵就是自我教育。於是我跟那單親媽媽說:「找回你自己的人生,你的女兒就會找到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