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賣業務獲加價擬增派特別息 股價逆市升8%

華創賣業務獲加價
擬增派特別息 股價逆市升8%

【本報訊】4月底宣佈「蝕賣」非啤酒業務的華創(291),昨日披露獲買家、即母公司華潤集團「加價」,由原先280億元增至300億元;另外華潤集團亦會加大交易後的增持方案,由原先只買10%股份,現加碼至20%,意味已成「大閘蟹」多年的華創股東,可獲更大的套現離場機會。
記者:吳綺慧

分析員認為,華創是次修訂協議,相信是因為遭到股東「詐型」,故要多派「甜頭」以增加獨立股東通過今次交易的機會。
華創昨日開市前公佈四大交易條款修訂(見表),其後即馬不停蹄向投資界解畫,早上10時先開一場投資者電話會議,中午又在灣仔總部會見分析員,至晚上9點又再開電話會議,但就罕有地沒有召開記者會。

母企增持股數增至20%

據悉,華創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黎汝雄向分析員坦言,是次母公司決定增加部份收購要約(Partial Offer)股數,是因為收到「一些持貨多年、而又年紀老邁的小股東」反映,指華創未來變成一間純啤酒公司後,不想再持有華創,希望有更多套現機會。故華潤集團決定「從善如流」,把增持股數由原本10%增至20%。

300億作價仍屬「蝕賣」

要約價維持在每股12.7元不變,意味每名小股東由原先最少可出售20%華創「蟹貨」,現可變為賣40%。受消息刺激,華創昨日股價揚升8%,至25.8元,升穿公司修訂交易後的新理論價25元(即特別股息12.3元加上收購要約12.7元)水平。
另外,華潤集團亦提高了收購作價,由原本280億元加至300億,以華創4月時披露的數據計算,作價仍低於該批業務的資產淨值424億元,相當於市賬率0.7倍,故華創仍是「蝕住賣」,並要錄得巨額賬面虧損。
華創出售的資產,包括向來為市場所質疑、一年前才收購回來的Tesco中國超市業務,連同其他生意,去年一共勁蝕11.9億元。另外,出售資產中還包括一批賬面值高達211億元的香港投資物業。故近期市場有聲音質疑,雖然華潤集團願意接下Tesco中國這「燙手山芋」,但其收購出價卻相當「辣」,有趁火打劫之嫌。
因應作價提升,華創派發特別息金額亦由原本每股11.5元增至12.3元,華潤集團因而可收回154億元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