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戰筆記:由死到生 成就卡爾大業 - 仙道彬

觀戰筆記:由死到生 成就卡爾大業 - 仙道彬

勇士高舉總冠軍,總決賽MVP花落誰家引起一陣爭論,最後落在伊古達拉手上,相信教練卡爾(Steve Kerr)會笑得更燦爛。當初拒絕恩師積遜(Phil Jackson)邀請,捨紐約人而取勇士;而上任之初,就把星將伊古達拉改造成最佳第六人,隱有馬刺名帥普波域治風範。其實卡爾早就看破生死,歷經父親被殺的傷痛而堅毅不改,才能以新人教頭身份高舉獎盃。
今日蔭下乘涼,卡爾先要多謝種樹的前人,班主兼CEO拉格比(Joe Lacob)是居功至偉的一位。回到2012年,當時拉格比見史堤芬居里及艾利斯(Monta Ellis)不能並存,毅然送走當時在三藩市極受歡迎的明星球員艾利斯,而將未來重心放在傷患頻仍的居里身上,換來全城狂噓,勇士fans都認為拉格比是瘋子。到2014年,他再做「醜人」,炒掉甚得球員歡心的教練馬克積遜,請來毫無執教經驗的卡爾。他也堅持K湯遜的價值,不肯用他交換路夫,事實證明這是明智的決定。

卡爾(左)說服AI為球隊改打後備,最後贏得總決賽MVP,絕對是完美結局。互聯網

掌帥:上任先與球員交心

卡爾季初才走馬上任,看似一手好牌,其實壓力奇大,可是曾為公牛及馬刺五奪總冠軍,又試過從米高佐敦手上接過傳球而射入最後一擊,這份自信在執教過程中展露無遺。相比隨性的馬克積遜,卡爾面試時已準備周詳,細緻如請專家照顧球員睡眠也有提及;正式接過教職後,卡爾又到每位球員家中詳談,充份講出要求,與球員交心之後,才能令連續758場正選的伊古達拉及大衛里爾甘心做後備,也成為季後賽變招的重要棋子。卡爾更要居里加強防守,提升其責任感,才有MVP級的表現。
總決賽有時如「賭沙蟹」,手上的牌是其次,心理戰才重要,只要示人以弱,那就提早玩完。面對名為新人、實則在歐洲贏盡榮譽的布拉特,卡爾的冷靜和大膽更令人吃驚。占士在總決賽一直無人能擋,就算如何輪換防守仍作用有限,打完三戰,領先2:1的反而是三巨頭早折其二的騎士!卡爾當機立斷,聽取建議改打「迷你小球陣」,把本來由居里、K湯遜、H班尼斯、祖蒙特格連配保格的一大四細陣容,改以全季都任後備的伊古達拉任正選取代保格,以一個最高才六呎八的陣容,作客挑戰騎士。

用兵:大膽變陣贏回先手

結果,此陣拉闊球場空間,換來大量錯對(mismatch),逼使人手緊絀的騎士在防守時花上數倍力氣,伊古達拉也成了最有效的「LBJ Stopper」;就算莫茲哥夫虎虎生威,攻入28分之多,勇士仍堅持不轉陣,最後追平場數2:2,再次燃起信心,終成為此系列的轉捩點。
奇招本來只能偶一為之,卡爾「偷雞」卻大到布拉特,讓其第五戰幾乎全收起莫茲哥夫,改以「小球」和勇士對抗;可是騎士缺乏控球,只能靠占士策動,反而喪失了大帝在進攻時的優勢。第五戰占士再錄得「超級大三元」,可是在彈盡糧絕下再輸一場,而布拉特亦先手盡失,再難翻身。之後的故事不必再講,勇士再下一城,讓占士的總決賽戰績改為二勝四負。雖然如此,筆者卻覺得占士打出大將之風,也真正對得住他說自己是「地上最強」的評價。惟要成為史上最強,絕對需要用指環去衡量,那大帝與拜恩及米高佐敦的差距,又再拉遠一步。

成長:堅毅克服亡父傷痛

卡爾父親馬干(Malcolm Kerr)是戰爭及中東關係專家,可惜在52歲就任校長時被開槍射殺。卡爾當年得知父親死訊,隔了兩天就繼續上陣,並試過在球迷惡意高叫「你父親在那裏」後,忍住淚水射入六球三分波。卡爾一家都是學者,這培養了他注重細節的個性,經歷過生死之間,令他有如《男兒當入樽》中的後備控衞安田般,在溫文面孔後蘊藏的卻是勇氣和堅毅,難怪當年夠膽和佐敦講手。
筆者在04年明星賽曾訪問過卡爾,那時他已退休,並開始成為球評,在約15分鐘的訪問中,問及他奪冠的經過,謙遜的他都是滿面笑容大讚隊友;到分析聯盟形勢時,卻又頭頭是道,也提出很多容易忽略的細節。回想起來,卡爾當時已有做教練的潛質,但他半點也不心急,再在太陽磨練,等了整整10年才躍上大舞台,根基夠穩,自然易一鳴驚人。
勇士捧盃一刻,班主和球員爭相上前高舉奧拜恩獎盃,卡爾只是低調站在外圍,與賽後寧願歸功於管理層、球員及隊醫一樣,從不爭功;可是,這位名帥在總決賽的每個調動、每次變陣,與他在97年總決賽對爵士第6戰的「The Shot」一樣,看似簡單,其實千錘百煉,永存球迷腦海。
文:仙道彬

蘋果20年 企硬我敢言
http://20.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