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表決在即,立法會到底是會如泛民議員所言否決方案,還是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場面?《壹錘定音》現挑選五幕在立法會會議廳上演過的經典場面,與讀者一起重溫:
第一幕 辭職抗議
1994年12月,立法局本來已二讀通過《1995年僱傭 (修訂) 條例草案》兩項修訂:將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上限增加至$230,000;取消計算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以 12 個月工資為上限的條文;但政府最終竟撤回草案。民主黨兼職工盟議員劉千石為抗議港府,辭去立法局議員職務,成為首位因抗議政府而辭職的立法局議員。今日立法會,會否上演議員辭職一幕?
第二幕 臨門棄權
2005年12月21日,曾蔭權政府推出的首份政改方案提交立法會表決,劉千石投下棄權票,是唯一投棄權票的議員,也是當時25位泛民主派議員中唯一沒投反對票的。最後,該政改方案得到34票贊成,24票反對,1票棄權,因沒得到三分之二議員支持而遭否決。今次政改,又有沒有議員會投客觀效果等同支持的棄權票?
第三幕 㩒錯掣、投錯票
2012年11月9日,因前行會成員林奮強涉在政府推出印花稅政策前偷步賣樓,內務委員會表決是否就事件進行休會辯論,結果民主黨黃碧雲竟投下棄權票,贊成及反對票數均等,最後由主席梁君彥投下決定性反對票,議案被否決。會後黃碧雲就投錯票道歉,說不知是系統出錯或自己按錯鍵。不過事後公民黨陳家洛稱在另一會議上,投贊成但系統顯示為棄權,質疑系統有問題,算為黃碧雲討回公道。
另於今年2月,則出現建制和泛民一起投錯票的場面,當時財委會正就是否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50 億,建制派的李慧琼和黃定光投錯反對,正在拉布的梁國雄則投錯贊成;李慧琼事後向傳媒笑稱,按反對掣按得太多,一時按錯。
第四幕 突襲
回到1994年6月,末代港督彭定康推出俗稱「新九組」的政改方案,時為前綫成員的劉慧卿以私人草案提出「九五直選」方案替代彭督方案,即將香港劃為六十個選區,全部單議席單票制,以普選方式選出六十個立法局議席。該私人草案表決之時,碰巧大部分親中議員不在場,令通過草案從沒機會變成大有可能,支持直選人士一度士氣高漲;然而表決時,三名匯點直選議員李華明、狄志遠及黃偉賢指劉的私人草案違反《基本法》,全體投棄權票,「九五直選」方案以一票之差被否決,港人與立法局全面普選擦身而過。
第五幕 建制倒戈
2012年6月21日,還未上任特首的梁振英欲在立法會「打尖」,要求優先處理五司十四局改組方案,不但遭泛民批評破壞程序,連建制也有不滿聲音。結果在泛民打定輸數的情況下,詹培忠、謝偉俊投下反對票;葉劉淑儀則投棄權票,結果贊成票不達在席議員過半數,「打尖」動議無法通過。當時負責的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瑞麟看到結果,露出「O嘴」表情,成為議會經典一幕。梁振英當時十分不滿,指立法會拉布,政府才提出「打尖」動議,又指競選時提出改組沒收到反對意見,暗批立法會刻意留難。
《壹錘定音》主持李慧玲笑言,今次政改事關重大,難以寄望再有建制倒戈,不過民主派會否轉軚,便要「投票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