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廣州越秀集團「搶購」南洋商業銀行越來越進取,據外電報道指出,該國企欲籌得一筆80億美元(約620億港元)之過渡貸款,以支持收購南商計劃,若果所有金錢用於收購,調整後市賬率高達2.1倍,較華僑收購永亨貴得多。
記者:周家誠 黃佩琳
路透引述消息指,目前星展、滙豐、工銀亞洲、渣打等正與越秀洽談該筆貸款,年期為一年期,惟未有透露息率。越秀集團發言人表示,就所有與南洋商業銀行相關的查詢,均不予置評。
以去年底南商賬面值扣除物業重估儲備(約292億元),作資產淨值基礎計算,620億元收購價市賬率約為2.1倍,與去年初以相當於創銀2.08倍市賬率,收購該行75%權益的作價一致。不過,市場對越秀出價明顯並不受落,創銀(1111)在消息公佈後,股價即急插,收市跌4.7%至24.1元。
中銀派特別息機會微
目前傳已有四名買家進入複選,包括越秀、中國信達(1359)、中國太平(966)及新華人壽(1336)。越秀除準備好銀彈攻勢外,本報早前報道,創銀收購前已招兵買馬,聘請前工銀亞洲董事兼副行政總裁宗建新為副董事總經理,兼中國事業主管。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於股東會上指出,南商資產龐大,仍有待監管機構審批,亦未有透露作價。
他強調,南商與中銀香港業務重疊,出售後將令管理更清晰,並提高資本效率。小股東關注中銀香港會否因而派發特別息,岳毅重申,派特別息只是其中一個回饋股東的方式,而投資長遠業務發展亦可以提升股東價值,暗示派特別息機會不大。
市場普遍認為,中銀出售南商套現,再以資金收購母行中行(3988)東盟業務,惟岳毅亦未肯透露由總行接收的東盟業務類型,僅強調現時中行海外分行「全部都賺錢」,中銀亦只會收購有盈利的業務。隨着業務合併及發展,他笑稱「將來可以賺大錢」。
岳毅續指,現時難評論出售南商資金是否足夠作其他收購合併,隨着中行未來會加快國際化戰略,中銀香港未來不排除會有其他併購,其後或會考慮發行市場資本工具,進一步補充資本。
事實上,中銀現時逾400萬客戶中,約有5%至6%來自東盟地區,岳毅豪言,以東盟地區2,900萬華人為目標客戶,預計短時間內提升客戶基礎,以及銀行之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