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是包容,而單親媽媽的愛當中,更多的是堅強。年近花甲的鶴姨,19年來獨撐半邊天,照顧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骨)的幼子,以及因交通意外致腦癇症的長女。今年初一家三口調遷較大單位,但入伙前要進行多項改裝工程,方便兒子乘輪椅出入。《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為鶴姨籌得十多萬元支付裝修費,鶴姨感激讀者善長捐款,解其困窘。兒子明年考DSE,她希望囝囝在新居專心溫書成功入讀大學,展望未來,她信有好日子來臨。
記者:潘婉玲 攝影:麥超億、周子惇
「 我唔會放棄,我一定要養大佢!」是鶴姨19年來不變信念,幼子鋒仔出生後證實患有玻璃骨,潮洲籍老公由歡天喜地變成絕情郎,「佢話一係掉咗佢再生,一係佢走!」鶴姨最終選擇兒子,從此過著單身媽媽三人行的艱苦歲月。
福無重至,禍不單行,長女8歲時遇上交通意外腦部重創,昏迷18天後證實患上腦癇症,需長期服藥覆診。一對子女罹患重病,那時的鶴姨壓力透頂「最辛苦係兩個要一齊覆診,抱一個揹一個,試過一日俾人查3次身份證!」回首辛酸事,堅強如鶴姨潸然淚下。
患玻璃骨的鋒仔雙膝無法屈曲,輕輕一跌亦會碎骨受傷,現時所使用的輪椅可調較角度,闊達32吋,體積較大,鶴姨3年前向房署申請調遷,今年初終獲入住同邨面積400尺單位,新居多了100尺,搬新居,慳儉鶴姨用回昔日舊家電,鋒仔終於有了自己房間,十分興奮。
為遷就兒子乘轎椅出入,單位需作多項改動,首先是鋒仔會經過的地方,如房間要加闊,大門闊度由原來30吋擴至38吋;地台需剷平;洗手間門則由27吋擴至34吋;洗手間及廚房均改用躺門,坐廁改到一旁,去水位亦需重置。
新居入伙,一家有了新轉變,多年來單打獨鬥的鶴姨已經58歲,兒子在特殊學校就讀,她說多年來每天提心吊膽,擔心兒子受傷「電話唔敢熄,唔敢周圍去,因為電話一打來,分分鐘就要即刻去醫院。」
不過最讓鶴姨安慰的是,兒子在校內成績名列前茅,明年將應考文憑試,她說兒子期望報讀中文大學電腦系,「如果學校設施唔啱佢,我會跟埋佢去返學!」儘管肩上的重擔壓得鶴姨喘不過氣,她從沒想過放棄,「我會做到自己唔得嗰日!」
裝修工程前後50天,合共費用26萬元,鶴姨感謝蘋果讀者踴躍捐助讓她支付大部份裝修費用,亦感謝裝修師傅通融延期付費。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助鶴姨籌款,日前已轉交19萬元善款予鶴姨支付裝修費,但現時仍欠約7萬元裝修費無法支付。她盼善長能慷慨解囊,助她新居完成裝修,使她一家重過新生活。
「鶴姨」捐款編號: C3883
網上捐款: http://bit.ly/1nQRth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 8688
傳真:2307 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 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goo.gl/eYKB89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至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捐出1%盈利,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 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獻,有關善款將撥捐蘋果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