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宇既是粗聲粗氣的古惑仔「𡃁坤」,又可以是《衝上雲霄》迷人的「Sam哥」。入行超過30年,由跑龍套到男主角,從孤家寡人到結婚,他自言人生最大的轉變是為人父母,對小孩的一套他相信街童訓練法,又深信「父在做,子在看」的不二法則。由人生講到傳媒生態,《蘋果日報》的出現,帶挈藝人私生活曝光,自己就由「以前出街飲,𠵱家咪約埋去朋友屋企飲飲食食囉。」
撰文:何永寧
吳鎮宇早前接受訪問,談到《蘋果日報》即將20周年報慶,他半開玩笑說:「我入行30年,所以唔好『屹』我呀,前輩嚟㗎。」對於較他年輕10年的《蘋果日報》,鎮宇的感覺是《蘋果》是由《壹週刊》引伸出來,他說:「之前《壹週刊》有咁多人支持,係佢哋有一啲社會性內幕爆料,爆吓爆吓,死嘞佢哋爆埋娛樂圈呀,變咗我哋娛樂圈都幾震撼。如果一直維持真確性,冇理由淨係政府爆,連帶娛樂圈爆黑料都會有少少值得嘅。將(藝人)私生活曝光咗啦,係《蘋果》帶挈我哋啦。其實大家有好處知道觀眾鍾意乜,唔鍾意乜,咪檢點啲囉,令我哋啲人唔再花天酒地,喺外面,喺屋企自己飲囉。」他笑言現在已經習慣幾位好友,相約到某人家中飲飲食食。
自認老派愛睇報紙
鎮宇表示在以前,很多藝人都想將不好的事關門解決:「就算婚姻上有啲問題,以前可能離咗再結多3次都冇人知。其實爆唔爆(料)唔緊要,只要係一個事實存在,你知我乜㗎啦,大家公證啲囉,如果真係做過就算冇《蘋果》都會爆出嚟。我對《蘋果》嘅取態係中性。」從閱讀習慣出發,鎮宇自認是老派人喜歡用紙張去閱讀,所以深信至少在他這代人報紙將不會被淘汰:「唔鍾意拎住部電腦去閱讀文字,書真係要一本書,劇本真係要一本。電腦過頁好煩唔似劇本一揭就係。」
要選這20年來最印象深刻的新聞,鎮宇就選了近日亞視接連爆出的新聞,他說:「你睇住一個文明社會嘅電視台變咗斷糧斷水,好似埃塞俄比亞難民咁。你好難親眼見到一個標誌結束玩完嘅一日,都係一個『里程碑』。又搞埋跳舞、報錯領導人死訊、又賣又唔賣啲節目又循環播,完全係冇迹可尋。」
以身作則教仔
入行的30年,吳鎮宇最大的改變,撇開名成利就自然要數到結婚及生兒育女。鎮宇對下一代本着「父在做、子在看」的原則,他說:「呢樣比較得人驚啲,最容易影響到下一代。小朋友識諗,如果個老竇做咗啲乞人憎嘅嘢,小朋友心會諗『咁乞人憎嘅』,所以做爹哋個原則性要強啲。」
對下一代他採用街童訓練法,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能有最強的適應能力,他說:「明日之後相信世界可以生存嘅只有曱甴、老鼠同街童。最緊要係一個快樂嘅人,學業成績唔緊要,因為據統計讀唔成書成為有錢佬嘅機會,較讀得成書嘅高。」
場地:L19 Harlan's(Th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