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工務小組昨通過撥款28億多元,在屯門曾咀興建樓高8層、有16萬個龕位的骨灰安置所。多名議員關注安置所落成後,春秋二祭等使用高峯期時的交通問題。港府指會在高峯期間開設3條特別巴士路線,供到安置所的市民使用。
記者:呂浩然
工務小組昨舉行逾3個半小時會議,共審批9項撥款申請,包括在屯門曾咀興建新骨灰安置所。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稱,若稍後財委會亦通過撥款申請,預計安置所工程會於明年首季動工、2019年年初至年中分段落成。
民建聯譚耀宗、新民黨田北辰都關注安置所落成後的交通問題。譚耀宗稱,安置所提供的16萬個龕位雖滿足不少市民的需求,但擔心每年春秋二祭都會有很多人到安置所,交通不勝負荷。田北辰質疑安置所內所設的上落客區,高峯期間只提供每小時約99班次巴士會否太少。
運輸署總工程師(交通工程)(新界西)蕭健民指,當局會在掃墓高峯期間,禁止私家車進入安置所,並安排3條分別往返屯門西鐵站、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及青衣港鐵站的特別巴士路線,料屆時市民候車時間約10分鐘。
西九獲撥款建地庫
小組亦同時通過撥款逾8.4億及近29.2億元,作為進行西九第一期基建及建造西九首兩階段的地庫之用。田北辰質疑,早年西九管理局已獲港府注資216億,何以當局要再投放約230億元興建地庫。民建聯鍾樹根批評上屆政府「好大喜功」,加上前政務司司長兼西九管理局主席唐英年以為有機會做特首,令西九項目「洗濕個頭」,特首梁振英被迫承受。
與會的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馮程淑儀解釋,早年批出216億元時未有料到中選的西九設計方案包含地庫,又強調當局曾就西九設計方案進行獨立審查,認為方案的估算合理,但因過去數年建築成本急升,導致西九整體開支大增。她又指建造地庫的開支亦受高鐵工程影響。另小組亦通過了沙田濾水廠原地重置、建造入境處職員宿舍、擴建聯合醫院等撥款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