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選擇的鄰居(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不可選擇的鄰居
(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上周北京來了一群鄰居客人,他們是以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為首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代表團。無論東西,對於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民主鬥士,會與威權的北京政府擦出甚麼火花都很好奇,特別是中國目前也有一位相似待遇的人士正身陷囹圄。亦有分析家指出,昂山此行乃是為了年底的緬甸大選,藉由其外交能力,展示準執政黨的地位,無關任何意識形態。但這些都沒有涉及昂山真正來訪的用意,那就是緬中之間的少數民族議題,不只牽動着兩國的國土安全,更將影響緬甸未來的國族締建。
首先要知道,中國與緬甸往來密切,二戰去殖後,雙方締結了所謂的胞波(緬語裏的兄弟)關係。在軍政府受西方抵制時期,中國更是堅定的支持者,不過這樣的關係,在登盛(Thein Sein)總統的改革開放後,出現微妙變化,內比都開始向西方靠攏,而北京因為緬甸投資與少數民族議題,形象在緬甸人民心目中反倒下降。事實上,基於歷史與地緣因素,中國處理雙方關係時,通常由地方政府(即雲南省)大權獨攬,緬中邊境的少數民族多半以自治區的名義自行其是,受到昆明的默許(即所謂的邊民互市,雙方的貿易量約佔中國對緬甸的四成),他們可以在兩國間穿梭,這是百年到千年以上的傳統,其民族認同更甚於國家認同。昆明為了和這些民族的交易,與北京往往陽奉陰違,因為北京最在乎的,是主權與邊境的控制,但昆明需要的,是地上與地下經濟。

中緬邊境民族問題複雜

此外,中國對於緬甸境內反抗政府的少數民族極有影響力,各種干涉緬甸內政的情事不勝枚舉。例如佤邦自治區(Wa State),曾是緬共根據地,現在由佤邦聯合軍(United Wa State Army)實質掌控,總司令為出生雲南的鮑有祥,被稱為是最強的軍閥。這是由於他們的武裝多來自於中國,甚至有第三代FN-6可攜式防空系統(MANPADS),足以對緬甸民用軍用航空器形成威脅。又如中國在克欽邦(Kachin)內的密松水壩(Myitsone Dam),身處在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多為克欽族人組成,在雲南稱為景頗族)與政府軍的烽火內。為求保護投資,2013年中國使雙方在雲南瑞麗進行兩輪談判,和談很快陷入僵局,因為北京方面反對克欽獨立組織邀請其他國際觀察員,如美英參與談判。後來,內比都與克欽邦重新回到緬甸境內談判,而由聯合國和中國觀察員斡旋,才勉強達成初步和平協定,但目前雙方仍有小型衝突。還有,就在昂山訪華期間,衝突中的果敢自治區(Kokang),反政府民族民主同盟軍(Nationalities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便以中文宣佈,應中國政府要求,決定單方面停火,但保留自衞權。
正如上述,漢族與緬甸少數民族的藕斷絲連,對緬族利益造成損害。不管是否為有心分子所為,昂山素姬都清楚的了解到,通往這些少數民族的最短道路是透過北京。同時,緬甸正需要大量資金挹注發展,中國儘管不是一個受歡迎的對象,卻可能是牽制軍政府的活棋,這從昂山素姬對於禮勃東(Letpadaung)銅礦案的調查結果便可知曉。至於外界賦予過多的浪漫想像,如推動人權聲援劉曉波這類情事,對昂山素姬而言實在是不可承受之重,她早為國內政治與種族鬥爭所苦,還需靠北京的善意以盡快解決問題。只要北京能夠有效管理與這些少數民族的往來,那麼他們放下武器、走入議會是遲早的事,這就和修改憲法與取得少數民族支持密不可分。如果可以成功,則新緬甸將隨之誕生,也是昂山最後的政治遺產。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