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被否決幾成定局,中共仍在打所謂主流民意牌,無非是要繼續栽贓泛民,為其加快收回香港管治權的步伐製造藉口。其實,從堅拒溫和派建議、挑釁泛民議員理想,到放風收買泛民議員、聲討本土組織,中共和梁振英政府所言所行都不是要爭取更多民意支持政改,而是要封殺泛民議員轉軚的空間,實際上就是要把政改失敗諉過泛民,顯示中共對港政策已從過往溫水煮蛙式地蠶食香港核心價值,轉向急進的殺雞儆猴,以阻止民主潮流向內地延伸。
梁振英政府上周已就政改扯白旗,梁振英公開談論後政改政策傾向,林鄭月娥承認政改通過的機會為零,譚志源聲稱「如果時機未到,勉強也無幸福」,但中共喉舌《人民日報》仍在頭版發表評論員文章,認為「香港社會支持普選法案通過的主流民意清晰明確,不可逆轉」,強調「支持還是反對普選法案,是支持還是反對民主、擁護還是反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試金石」。
梁振英政府與中共一唱一和,把香港未能實現2017年特首普選歸咎於泛民議員,只是在為打壓泛民鋪路。近來成了中港政策「預言帝」的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明言,政改遭否決後,中央會在多方面更積極介入香港事務,削弱泛民影響力。他還列出中央介入香港事務的範疇,「不單在立法會和選舉方面,甚至在街頭、民意、輿論各領域,都會動員各方面力量,跟泛民爭奪社會上的支持。」
將重手打壓泛民輿論
劉兆佳早前宣稱香港特首普選結果沒有最終有效性、只是給中央任命的「參考資料」,一語驚四座,但王光亞其後在深圳會見香港議員時就明確宣佈,泛民「死硬派」就算僥倖當選特首,中央也不會予以任命。由此可見,劉兆佳警告中共將重手打壓泛民、打壓香港輿論、打壓街頭運動,極可能是再一次為中共代言。況且,先栽贓後打壓,正是中共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政治鬥爭手法。
藉香港首個普選方案被否決,中共刻意栽贓泛民,扣到泛民頭上的有三頂大帽子:一是違背民意,以一己私利取代香港整體利益;二是反對民主、反對「一國兩制」;三是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但支持偽普選方案的民意從來未成為主流,泛民議員堅守否決偽普選方案的立場,正是要捍衞民主理想、捍衞香港核心價值,也希望未來會得到更多市民的理解、支持。
真正把《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篡改至面目全非的正是中共。尤為搞笑的是,曾獲習近平欽點、表揚的「五毛黨」花千芳近期日日點評香港問題,指摘香港回歸15年得到比內地其他城市更優厚的政策扶持,但因迷信美式民主制度而制約了自己發展。他甚至說,當年某些香港人為了從中國騰飛的趨勢中撈點好處,「一國兩制的事情就搞出來了」。只不知,中國有多少官員和民眾會像他這樣,把一國兩制看成是香港人搞出來的,中央現在要收回是理所當然?
憂普選刺激中國民運
中共收回香港管治權的手法,由溫水煮蛙轉為激進,一是與其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判斷有關。所謂疑心生暗鬼,中共邁不出民主、法治的步伐,就日日擔心外國勢力要顛覆自己的統治,擔心香港實現真普選刺激中國的民主運動,因而收緊方方面面的管控,甚至於在新版《國家安全法》中加插要港澳台同胞維護國家安全的條款。
二是與中共高層的權鬥有關,雖然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等被指涉貪的黨政軍高層,判囚的判囚、病死的病死,但權鬥未息,民間和海外輿論都認定會有更多大老虎落網;而中共權貴家族急於確立在香港的代言人,表面上說要履行普選承諾,實際上寧願藉泛民之手否決普選方案,既可以繼續玩弄小圈子選舉,又可以藉圍剿泛民壓制黨內不同聲音。權鬥越烈,政策取向越左就越安全,這也是中共政治鬥爭的潛規則。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