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爆粗可止痛 濫用會失效

【科健籽】爆粗可止痛 濫用會失效

【科健籽:趣味科普】
粗口可以說很妙。當年美國有線收費電視HBO得獎神劇《The Wire》首季第四集已經先聲奪人,破格的演出盡在粗口中。兩名幹探在兇殺案現場抽絲剝繭,不斷從線索中揭開行兇真相,好整以暇地陶醉於工作中,其間驚喜讚嘆溢於言表,不過三分鐘的「言表」全都是f××k的單字變奏,看在眼裏卻像是哼着輕快小調琴瑟和鳴。該「粗口」場景粗中有細,早成電視史經典,說明粗言穢語說得有節奏有感情,穢土也可作春泥,穢語何愁不生花?至少比那些追求譁眾取寵空洞冇內容的18字真言來得有品味,要說便說,也用不着「冚家都係共產黨」的在擦邊球了。

明白箇中竅妙,粗口也能如兩位幹探般用得其所,用得有型,也可作語言藝術抒發情感。 科學家更發現,原來粗言穢語有實用,實驗中發現可減輕疼痛,有止痛抗壓效果。英國基爾大學(Keele University)史提芬斯博士(Richard Stevens),幾年前就進行了一系列的粗口測試,他叫64位參加者把手放到冰盤裏,看他們可忍耐多久。首先讓他們說粗口(自選詞彙),接着重複實驗,但這次不准說粗口,改用描述桌子的形容詞代替。結果顯示,講粗口比不講的時候更能長時間忍受冰水的冷。此外,他們更對不同類別的人進行實驗,例如他們分別測試兩組人,一組「偶爾講粗口」,一組是「經常講粗口」,結果發現偶爾講粗口的比經常講粗口的,平均能多忍受20秒。由於「經常講粗口」組的參加者每天講逾60字「真言」,科學家猜測,對他們來說,粗口減低了止痛效果,大抵就像吃特效藥般,吃得多了都會有抗藥性。

頂唔順 大叫一聲

當然不一定要爆粗才能止痛。日本橫濱市立大學醫療中心有研究就指出,大聲倒背數字也可止痛。實驗分別為兩組人打麻醉針,當中一組46人由100到1大聲倒數,而另一組46人則沒有倒數。有大聲倒數的一組全都表示打麻醉針時不覺痛,而在沒有倒數的一組中,有19人表示打麻醉針時表示有痛楚,大喊可分散注意力,若閣下是不說髒話的斯文人,倒背數字可能是一個保守的選擇,也可把粗口這「秘密武器」留到最後關頭才用,畢竟如先前所指,粗口止痛,說多了會失效用。譬如說,你忽然間失戀很痛,或是給上司罵得狗血淋頭很痛了,不妨關上房門大講粗口,說不定真的會舒服一點。

性幻想 改善情緒

如果還是覺得爆粗大喊有失斯文,大家也不一定要喊出來才能分散對痛的注意力。有研究更指出,只要我們多想快樂的事,同樣可以減輕痛楚。不過這個「快樂」的事具體來說就是「想入非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同樣以冰水耐力賽大比拼。今次參加者不需要講粗口,卻改以性幻想來代替。參加者也分成幾組,第一組浸冰水時在腦裏自選喜歡的性幻想片段,而另外兩組別則幻想一些無關痛癢瑣事或是一些他們不感興趣的性幻想。結果顯示,有自選性幻想的,可在冰水中忍耐三分鐘之久,而其他組別平均只有一分鐘。除了忍耐痛的能力較高之外,第一組別參加者的抑鬱和焦慮情緒比較低,指出以性幻想調控情緒,或許有正面的意義,較之於爆粗,想入非非似乎不但可提高對痛的忍耐力,而且有更積極的意義。

參考資料:
"Swearing as a response to pain-effect of daily swearing frequency."J Pain. 2011 Dec;12(12):1274-81.
"The Utility and Ubiquity of Taboo Word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2): 153–161
"Effect of Distraction by Counting Aloud on Pain at Injection of MCT/LCT Propofol." Anesthesiology 2007; 107: A1243

記者:陳以恒
編輯:黃仲兒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