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第5次發行新一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據悉最快將於下月中下旬公開發售(20日的一周),與往年時間相若。由於近年通脹率趨降,銀行界估計,此批債券票面息率會低於4厘,只介乎「3厘幾水平」,加上投資者對股市仍存憧憬,料是次iBond認購超購反應可能是近年最淡一次。
料回報4厘以下
是次iBond發行年期3年,發售額100億元,配售行將在本月底開會。金管局發言人回覆查詢時表示,政府計劃在今年內推出iBond,相關籌備工作正進行中,確實推出時間,仍然需要待各個準備環節完成後方能作實,並會適時公佈。
今年1至4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增加4%,受政府寬減差餉影響,單是4月份,通脹率跌至2.8%(3月份為4.5%)。以購入一手iBond計(不包手續費為1萬元),假設票面年息率為3.7厘計,每半年派息一次僅收185元。
iBond歷年發售都錄得超額認購,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估計,今次超購倍數或較去年「1.8倍仲低」,可能只輕微超購約1倍,不排除是「近幾年最低超購嘅一次」,息率應在4厘以下的「3厘幾水平」。
分派率較往年高
銀行界及證券行均指出,今年iBond分派比率很有機會較往年提高,堅守低風險的食息一族,不妨「推多啲錢抽iBond」,大手認購,博取較高分配比率。
耀才證券銷售總監許繹彬表示,會像去年一樣預留約6億至10億元孖展額,供客戶申購,借貸息率料維持略高於1厘水平。
永隆銀行存款部主管龔志明相信,即使市場上多了其他選擇,但很多投資者對iBond仍然情有獨鍾,不會缺乏捧場客,有興趣申購者會一如以往「每人平均認購10手8手」。
iBond除了2011年首次開售,因市民認識未深,總體申請偏低,以致出現認購44手(每手1萬元)或以下,均獲全數配發的特殊情況外,此後3年iBond發售,投資者每次最多只獲2至4手分配。
去年iBond有效申請48.8萬份,超購1.89倍,凡認購2手或以下投資者,均獲足額配發,最多可獲分配3手。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