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着全球通脹率逐步滑落,市場估計通脹掛鈎債券(iBond)未來派息或會降至3厘左右,惟iBond入場門檻僅1萬元,穩賺兼且違約風險極低;倘投資者不能承受太大風險,相信iBond仍是保守投資者首選。
股市暢旺或分薄市場對iBond注意力,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指,年初至今A股累升超過六成,恒指亦升15%至20%,年底前美國亦有機會加息,「雙位數(股市)增長同低單位數(iBond)比,分別好大,有閒錢啲人可能想買股票多啲」。
回報較定存佳
現時投資市場選擇多,若要獲得3厘回報,可考慮高息公用股或內銀股,惟須留意有關股份今年已錄可觀升幅,現價高追未必能收息兼賺價。
一般而言,投資取態較保守者多以港元定存、人民幣定存或iBond作低風險類別投資產品的比較,港元定存年息持續走低,年息僅1至1.5厘;人民幣年息又回落至3厘以下,而且人民幣有匯率風險,故iBond息率回報肯定較定存佳。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表示,穩賺的iBond絕對是最佳選擇,而且入場門檻相較內房債為低,港府違約機會亦不大。
■記者黃珮琳、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