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收集霓虹招牌保育

西九收集霓虹招牌保育

【本報訊】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招牌曾是香港繁華的象徵,近年卻逐漸消失在鬧市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Google合作,首次拍攝夜間霓虹燈街景圖,又將70年代霓虹燈街道照與今日街道作對比,讓市民在網上重溫昔日的美好,西九製作團隊指霓虹燈招牌數目近年急劇下降,正陸續收集老店棄置招牌,研究日後在M+博物館內重現。

西九文化區與Google合作,呈現位於佐敦的彌敦道今昔對比。

網上重溫今昔街景

西九管理局傳訊及市場總監賈景龍指,霓虹燈招牌是香港標誌之一,因不少電影以它為拍攝背景,「就好似電車同天星小輪,唔少外國遊客對霓虹燈情有獨鍾」。但霓虹燈近年買少見少,西九與Google虛擬博物館合作透過網站「NEONSIGNS.HK 探索霓虹」將霓虹燈重新呈現。
賈指,Google特別派員到油尖旺、灣仔及觀塘等地拍攝了12幅夜間霓虹燈街景圖,「佢哋首次喺夜間拍街景圖,只可以喺傍晚5點到7點拍攝,因太早霓虹燈仲未開,太夜景物唔夠鮮明」。
該局亦收集約30幅舊照,記錄了50至70年代的旺角和銅鑼灣等街道,有霓虹燈製作師傅更提供了一幀攝於1970年的相片,紀錄相傳是當年全球最大型的霓虹燈招牌,Google從中揀選了4張舊照,到相中地點包括旺角、銅鑼灣及佐敦從同一角度重拍作對比。
西九管理局助理數碼傳訊經理黃詠君指早前收集已結業的觀塘雞記麻雀招牌,西環森美餐廳的牛形招牌因有危險而須拆下,餐廳東主已答允捐予西九,她希望未來可收集更多招牌,研究在M+博物館中展示。市民現可於「霓虹香港 ─ 電照不夜城」( http://bit.ly/electriccity_neons )瀏覽。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