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內地股市短短一年由極便宜飆升至昂貴,牛市要如何延續成市場焦點。安盛投資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表示,相比各新興市場,A股已不再便宜,而過去一輪升市由寬鬆政策帶動且基本面支持少,要進一步走強或要尋求環球資金的助力,但目前外資對A股態度仍審慎,惟有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才可釋除其疑慮,而當中又以特別提款權(SDR)最關鍵。
姚遠表示,內地已為內地第二大經濟體,以他所接觸的歐美投資者均對中國市場有很大關注,部份更不排除在內地市場更開放時部署配置A股資產,反映當「大門打開」時內地股市的潛在利好憧憬。
指內企盈利改善
不過,在A股短線「入摩」落空之後,市場焦點開始轉向11月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否決定將人民幣納入SDR。
姚遠認為,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步代,肯定早於2020年,惟按日圓的例子,IMF的考慮並不在於自由兌換,並強調納入SDR將影響人民幣在環球儲備上的比例,並掀動整個債券市場的部署,影響力肯定大於A股能否納入MSCI。
不過姚遠認同即使資本開放,但以目前A股的巨額累積升幅及經濟的向下壓力,會令到外資卻步。但姚遠指,第二季及第三季內地整體企業盈利已經見到改善,至於受油價波動拖累的國企,在4月盈利表現已由負轉正,該月融資成本率亦有下滑的迹象,因此不排除只由資金流推動的牛市,快將有基本因素同時配合。
對於內地經濟放緩,姚遠指出,即使下行壓力大,但失控機會仍微,但指目前內地通縮風險大,相信今年仍會有一次減息機會及兩次50點子的降準空間,直至看到環球資金重新進入中國,才會考慮停止放鬆政策。
記者: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