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痛感 - 高慧然

分散痛感 - 高慧然

在加拿大剝牙,遇到的醫生極出色。整個麻醉過程用了約二十分鐘,醫生落第一針時只蜻蜓點水般輕輕一點,然後他耐心等待,等那一點有了麻痹感才在附近位置落第二針,這一針,可以用多一點點藥了。如此這般,圍着一隻牙,打了好像七、八針,麻藥一點點發生作用,整個打針過程沒有一點痛楚。
我的牙有許多問題,多年來習慣了極痛苦的治療,在香港打麻藥,牙醫是一針下去,痛到我淚水狂噴的。我一直以為這一針的痛,是必不可免的,原來不是。只要把一針分散,一點一點慢慢地打,全無痛楚的感覺。手術過程中,醫生讓我戴上黑超、戴上耳筒聽音樂,不必看着金屬器械在口腔進出,也不必聽到恐怖的鑽挖聲,感覺好得多。做醫生,仁心仁術一樣重要,僅有醫術不夠,能夠站在病人角度,代入病人角色,用仁心加仁術,才是好醫生。
像不像溫水煮蛙?
痛苦分散法,好像也很適宜用來治療情傷。兩個人分了手,一方若仍深愛另一方,後者突然從他生命中消失,那種痛是錐心刺骨、痛入骨髓的。可是如果後者仁慈,用一段時間,慢慢退出對方的生活,一點一點疏遠他,如溫水煮蛙,讓他一點一點適應感情生活的變化,那麼,走出情傷就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