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 - 陶傑

贏在起跑線 - 陶傑

香港幼稚園入學要爭報暑期補習班,搞得民怨沸騰。
原來是因為一句口號所累,據說叫做「贏在起跑線」,所以小孩越早催谷,將來贏面越高。
「贏在起跑線」這句反智的口號,原來從中國大陸傳來香港。大陸一孩政策,父母浮躁焦慮,爭着將小孩填鴨。愚蠢的香港家長,跟着大陸口號模仿,自我折磨,兩個字:活該。
兩歲小孩,怎樣催谷唸英文演說、四則運算、六級鋼琴,同時還要學會十多種法國紅酒的名稱?如果「贏在起跑線」這句話是真理,那麼中文成語裏的「大器晚成」、「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之類,應該永久刪除。射雕英雄傳的郭靖很笨,「起跑線」不怎麼樣,後來卻成為「俠之大者」。即使沒有讀過金庸,家長也都應該看過翁美玲演黃蓉的電視劇,看了都還要集體愚蠢,沒有人救得了他們。
大陸是一個偏激浮躁的國家,中國農民頭腦簡單,人來瘋的口號,一旦在這種民族之間流行,自毀的業力尤其猛烈。譬如「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少數人,是什麼人?富起來,用什麼手段富? 「先」富起來的少數人,會不會在富有之後,金錢運籌權力,像西方文明的資本主義一樣,即刻建立一套公正的制度,讓多數人也能追上來?魔鬼皆在細節裏。中國人不重細節,於是一句「讓少數人先富起來」,成功創建了一個貪腐大國。
所謂讓小孩「贏在起跑線」,跟「少數人先富起來」,明眼人一看即知道,是同一路的中國式的粗糙思維。如果你具有邏輯的獨立判斷力,兼有點常識,這句話,你可以列為一種觀點,然後正反以古今中外不同的事例論證,而不是當做LV和Chanel一樣集體瘋搶。
但是香港人習慣擁抱中國大陸的詞彙語言。從「弗吉尼亞」到「肖紅、肖友懷、香港女明星肖芳芳」,一路仿效。維根斯坦說: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你使用這種語文系統,自然這般見識。很好。
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也不靠一句口號,中國女人大肚搶閘坐飛機往美國加州生子,才是真正贏在起跑線。任何嬰兒生下來,只要不在紐約多倫多雪梨,其起跑線已經墮後。所以,大了肚,撲報名表報補習班有個屁用?為什麼當初沒混上去洛杉磯的飛機?現在美國開始嚴打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