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體驗 - 鍾尚志

海闊天空:體驗 - 鍾尚志

要窺探五彩繽紛的水底世界,先得學會潛水。
要掌握水肺潛水的技巧,先要明白壓縮氣瓶及呼吸器的運作、學好如何在水裏控制浮沉,還要懂得在海底遇到緊急情況時如何應變自救。潛水員課程,除了以上的潛水技術外,還包括了水流潮汐、水底環境及海洋生物的知識。
傳統的課程是按部就班。教練先在課堂講解潛水的理論和儀器的操作,學員在泳池掌握了如何以呼吸器在水底呼吸、如何用浮力衣控制身體在水中浮沉及海底求生知識等技術,才投身怒海。
但是近年引入的「體驗潛水」課程,卻反其道而行。簡單介紹過如何在水下使用儀器呼吸之後,教練就讓學員咬着呼吸器下水,讓初學潛水的人馬上親身享受在水中逍遙的感受,親眼觀賞令人目迷五色的珊瑚和魚兒。一切的理論及技術容後再談。
這反傳統的安排看似離經叛道,但骨子裏是合乎現代教育理論。有了一些實戰經驗,再學理論和技術,一切都較有依歸。安全嗎?先決的條件是有經驗、盡責的教練及風平浪靜、安全的潛水地點。
有一位還差幾個月就能花兩元坐巴士的老友記童心未盡,想學潛水。我替他安排了最資深的教練,到水清見底的菲律賓保和島(圖)上課。
體驗之後,問他的感受。老友記說:「當然是先在水中體驗好!理論課太枯燥了,提不起精神呢!」

鍾尚志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