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窮六絕」今年似乎十分應驗!5月升浪斷纜後,港股6月繼續捱打,上周更加一度失守27000點的心理關口,創下逾兩個月低位。觀乎最新主導市場消息,包括美國儲局議息、本港政改表決、南韓新沙士襲港等,似乎偏向利淡,心急撈貨的股民,不妨停一停、諗一諗,待出現大方向始出手更佳。
新沙士倘突襲掀恐慌
【淡友出動】
青衣一個疑似新沙士的個案,觸發上星期四下午淡友一場廝殺,恒指當日一度由高位急瀉超過500點,雖然個案最後證實是虛驚一場,但由於今次新沙士爆發地點是港人旅遊熱門地點,隨時有機會爆出確診或擴散的消息,不排除股市再受拖累。
今次新沙士在南韓爆發,疫情暫未有受到控制,雖然港府已於上周二向南韓發出紅色旅遊警示,旅行社陸續取消前往當地的旅行團,不過,新沙士的潛伏期為2至14日,換言之,未來兩周將會是出現疑似個案的高峯期。港人遊韓每月平均約五萬人次,本港在上周三單日疑似個案已有33宗,可見風險不低。
03年沙士爆發 恒指急瀉
參考2003年沙士爆發時恒指表現,沙士最早在廣州出現,不少市民交叉感染,恒指在1月中高位1萬點水平開始下跌,至2月中下旬,一位來自廣州受感染的教授來港入住酒店,病毒在一日內令酒店內10人受感染,恒指當時跌至9200點水平。
直至3月初,一位本地居民確診入住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疫情急轉直下,在短短半個月內,沙士在社區擴散,在3月中,世衞發出旅遊警告,港府先後封鎖威院8A病房,及淘大花園E座,中小學停課,恒指在這段期間跌至8400水平,季內跌近兩成。直至港府4月下旬推出救市十招,恒指才見底回升,其後疫情亦進一步受控,世衞於6月亦將香港從疫區名單中剔除。
政改否決或阻深港通
【國策影響】
政改方案本周三表決,表面上對以中資股主導的港股無影響,但暗地裏關係到中國對港政策,故政改問題將主導後市去向,一旦政改通過,隨時爆發「雨傘革命」第二波,傳聞已久的深港通或因而延期,利淡港股。
翻查資料,去年4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博鰲論壇上宣佈滬港通,隨後中港證監公佈推出,並需時6個月準備,即最快10月通車,惟9月底香港爆發「雨傘革命」,原定10月27日開車的滬港通竟延期,最後於11月17日通車。時間上的巧合,難免令人將兩者聯在一起。
今次政改若通過,大多數人的意願無法在議會反映,不排除會訴諸街頭政治,再度上街佔領。市場預期下半年深港通通車,有大陸媒體聲稱9月或10月正式實施,若佔領再次爆發,深港通有機會步滬港通後塵,延遲出台。
內地資金或撤出香港
另佔領運動亦令大市波動加劇,去年9月28日晚,警察向市民施放催淚彈,當時港股正處跌勢,恒指於翌日周一隨後三日最多跌1,112點或4.7%。倘佔領再出現,以當時跌幅計,恒指或要下試25600點水平。
有熟悉市場人士指,若政改被否決,中國基金經理有被「窗口指導」的潛規則,中央未「祝福」港股前,不敢貿然南下,而政改被中央定性為香港是否聽話的指標,否決勢改變中央對港政策,或會暗示基金撤出香港,復活節後北水南下港股資金可能回籠,可見政改議題足以影響大局,近期成交亦見縮減,故撈底宜待前景更清晰時為佳。
儲局議息聲明 或令股市震盪
【外圍因素】
美國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本周二起將會一連兩天舉行議息會議,亦為市場關注焦點,儲局主席耶倫於會後記招的言論會否帶來何時加息的端倪,是影響後市的重大因素。
從近期多項指標及耶倫的言論來看,距離聯儲局加息時間表似乎正逐步逼近。從最新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相信本月不會加息。不過,隨着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表現理想,市場預期年底前加息的機會已升至約60%。美國《華爾街日報》公佈最新調查結果則顯示,72%受訪經濟師預測儲局今年9月加息,只有3%預期今年6月加息。
不過,就算本月不加息,市場仍密切關注儲局會否開始為市場做好心理準備,在會後聲明的字眼上再作微調。
以往市場往往因為儲局主席一兩句話,就來過天翻地覆震動。最近一次莫過於耶倫去年初首次主持議息後記招時,衝口而出明言會在結束買債後的6個月可能會加息,即日令美股聞聲急挫,債息飆升。
儲局前任主席伯南克亦曾同樣「鬼拍後尾枕」,在前年出席國會聽證時,先在書面演詞中警告,過早收緊貨幣政策有可能減慢甚至扼殺經濟復蘇勢頭,表露「鴿派」思維;但其後即場回答議員提問時,竟然展現完全相反的態度,表明若就業顯著改善,或會在未來幾次議息時減慢買債的步伐,同樣令市場飽吃驚風散。
恒指料26200點有支持
【撈底時機】
三大不明朗因素齊發,專家相信市場借勢造淡易過造好,儲局議息影響雖大,但新沙士及政改的利淡因素較大,提防上周三因新沙士殺到傳聞而閃崩再一次重演。市場普遍相信恒指倘跌至26200點水平或有支持,是值得分注撈底水平,但宜先從優質股或國策股入手,留意受惠改革的內銀、內險、基建及新能源板塊。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指,6月本偏向造淡,加上近日市況回歸悶局,或令不明朗因素的負面影響力更易發酵,尤其政改表決及新沙士的短線衝擊機會最大,市況有波動風險,但估計上周三暴瀉後翌日即反彈的教訓後市場已變得理性,震倉過後回穩的機會較大,跌至26200點已為分段買貨的吸引水平,但提防27500點上升阻力仍大。
留意內銀內險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指,本周市況波幅是預期之中,即使跌至26200點水平仍不宜過急買貨,倘相關水平不幸失守,「要補裂口,下面仲有好多個」。因此,他建議投資者即使相信牛市未完,也勿急於在震盪市況下出手,宜待震倉並回穩後才入市,留意金融改革板塊如內銀及內險。
友達資產管理董事熊麗萍認為,三大負面因素實質在上周的股市已見反映,加息憂慮下高息股受壓,新沙士恐慌及觀望政改表決則令市場陷悶局,本周除非聯儲局的確如揣測般宣佈9月即加息,否則市場未必會有大跌。她雖然不排除恒指會跌至26200點水平,但認為大市只要回調至26500點,已有吸納價值,概念板塊如中資金融股及電訊最不受疫症及社會動盪問題影響,可考慮低吸,但要避開旅遊相關板塊如航空及消費等。
【專家意見】
低位分段吸貨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政改表決及新沙士的短線衝擊最大,市況有波動風險,但恒指跌至26200點已為分段買貨的吸引水平,但提防27500點上升阻力仍大。」
吼:基建、新能源
避:消費
大市未必大跌
友達資產管理董事熊麗萍:「三大負面因素實質在上周的股市已見反映,除非聯儲局的確如揣測般宣佈9月即加息,否則大市未必會大跌,只要回調至26500點已有吸納價值。」
吼:內銀、內險
避:旅遊、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