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來自亦舒古老的名言:我們與之談戀愛是一些人,與之結婚生子的,又是另一些人。
在過去已經夠實惠夠勢利的世界,這句話曾敲醒不少痴男怨女,安撫他們向現實投降後失調的神經,原來在感情世界,最大的成就,來自將就將就,方能細水長流。然而,那時代的妥協,大抵怯於剎那相愛與長久相處的分別。放棄了穿起來又痛又快慰的高跟鞋,最終選擇一雙走起路來只求舒服的拖鞋,是夠掃興的。人要面對比想像中沒那麼有個性的自己,若想釋懷,聽亦舒這金句,就覺得改變不能實現的夢想,只是成熟的表現、有長進的證明;擇善,因而不固執,順從形勢中好像有點智慧,殘酷中不失欣慰。
如今,這金句更金,有九九九足金那麼昂貴。
以前普通人有樓有車有老婆仔有仔,是個有血有肉感人的奮鬥個案,現在變成血肉模糊的奇案。如果網絡瘋傳的故事,能反映真實民情,如果每個準外父外母的眼角比樓價還高,如果找個肯天天一起吃漢堡的伴侶是個夢想,付得起房價才好講婚嫁才是實情,那麼,腳踏實地談完想談的戀愛,才離地結該結的婚吧。
即使約定俗成,要擁有新房才有新婚,所謂另一些人,只要有經濟實力就能過。如果還要生子,看看爭學位的盛況,比所有經典愛情故事還要轟烈;一生子,不貧賤的夫妻,也不得已變怪獸家長,走入教堂大門之後,就要向學校叩門。何止財力,心力體力耐力魄力意志力,一家人都要有超能力。理想的夫妻關係、理想的生活水平,還要講究理想的學位,關愛情什麼事?
最近又有神秘的調查,得出神話般的結論,中產階層要過退休生活,要有一千三百萬左右的積蓄。於是,細水長流,又不止是性格合不合的問題,是有沒有夠粗的水喉,射住到老的白頭。
所以,港男港女,愛情若敗給生活細節,那不是任何人的錯,都是社會的錯,都是土地供應不足的錯。今天,與之談戀愛的,可以是任何人,與之結婚生子的另一些人,只能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