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籽】螺絲批鑿壁 來自牆窿的貓

【寵物籽】螺絲批鑿壁 來自牆窿的貓

【寵物籽:寵愛生命】
牆上這個窿手掌般大,藏了這家人其中一個救貓故事。4月,梁氏三口從家的四方八面聽見小貓叫聲,翻箱倒籠之際,愛犬對着一面牆狂吠,梁爸爸立即鎖定目標位置,破牆救出一隻僅掌心大的流浪唐貓。大家估計小貓從天花板夾層跌下,但到底是貓媽在屋頂產子還是事後遷居至此、何解小貓會在那裏出現,就統統不得而知。這天我慕名而至,探望這隻剛破牆而出的小唐貓,方知同一屋簷下還有六隻貓和兩隻狗,都曾經流浪街頭。談到多年來的拯救經歷,夫婦相視而笑,都說不過是盡自己綿力,幫助社會每一條生命。

梁孝恩是九歲雅媛的繼父,雖然兩人姓氏不同,卻比一般的父女都親近。他們手拖手來到西鐵站接我,回家路上女孩每次發現躺在車底下乘涼、於村屋和平房間迂迴小徑上玩耍,或是在草叢裏翻滾追逐的流浪貓時,都會嚷着叫我們看。梁爸爸說數年前他初見女兒時,曾擔心有代溝,又怕她拒自己於千里,於是總愛與她看路上貓狗的有趣姿態。幸好雅媛早在媽媽的薰陶下,對街上動物由憐生愛,喜歡跟爸爸一起餵飼無家的生命。雖然兩夫婦都稱呼雅媛為「小妹」,但其實連她亦早視自己為家中七貓兩狗的姐姐,閒時會和牠們玩角色扮演,雖然熱心參與的「弟妹」少之又少。

名字:新地 Sunday

年齡:兩個月

品種:白、黑、啡混色唐貓

估計小貓從天花板跌下,被困兩牆之間的空隙。梁爸爸憑喵喵聲鎖定位置後便鑿牆挖窿,將小貓救出。

梁爸爸救貓心切,鄰居沒有鋸刀,惟有用螺絲批鑿牆。牆窿大小僅能容納手臂穿過,現在一家人仍在考慮應如何遮掩小窿。

鑿牆後,梁爸爸將電話伸入窿內拍照,進一步確認小貓位置。

新地剛被救出時比手掌還小,一副毛茸茸的儍模樣。
梁家提供圖片

星期日救出 小貓取名「新地」

新加入這個大家庭,破牆而出的小唐貓獲賜名「新地」(Sunday),因為獲救時正值四月一個星期天。梁爸爸帶着我從屋外的一盆花說起。他憶述自己當時正在屋外澆花,母女的叫喊聲劃破中午的寧靜,「她倆匆匆忙忙從屋內衝出來,說天花板有小貓在叫。」這位一家之主便向鄰居借來爬梯,揭起每塊假天花檢查。
說時,我剛跨過梁氏家門,梁爸爸暫停講解事態發展,先為我分析眼前家居結構。話說年半前,梁氏租下這間由村內原居民搭建的蝸居,它以兩間分別一百五十呎的平房構成。通往屋外空地的一間平房,用作廚房和洗手間,有四面磚牆;另一間平房則是客廳和睡房,卻只有三面磚牆,靠着隔鄰平房的一面只有一幅厚木板。厚木板與隔鄰平房的磚牆之間有一道空隙,兩間平房各有假天花板,並再共用一塊大鐵皮作屋頂,假天花和鐵皮之間有不足七吋高的空間,形成一個陰涼又安全的「秘竇」,梁爸爸笑言那裏是不少流浪貓的遊樂勝地,便順利成章成了這次搜索的第一個地方。
故事繼續,果然梁爸爸揭開其中一塊假天花後,就發現一雙小貓耳,可惜即使他又𠱁又扮貓叫,仍然捉不到小貓,反而將牠嚇得彈起,碰碰撞撞地逃跑,「數秒後聽到小貓好像下跌,喵喵聲就在這幅牆傳出來。」指的,就是兩平房之間的空隙。家中狗女比誰都着急,抓地狂吠。一家人救貓心切,爸爸問鄰居借鋸刀不成,便在抽屜翻出螺絲批使勁鑿牆,再以剪刀裁出一個只能容納手臂穿過的窿。他伸入手提電話,拍下小貓的位置,繼而就捧出了小貓咪。一家人狂喜,專心照顧貓寶寶,直至最近才開始思考要用甚麼掩蓋牆窿,「當時救貓緊要,哪有時間分析破牆後果?」梁爸爸開懷大笑。

生命平等是梁家的家庭教育之一,夫婦都希望女兒長大後,能尊重社區內的動物。

梁太說新地明明已到吃濕糧的時候,不過牠還是愛倒在爸爸的懷內喝奶,喝時尾巴還會震抖、小手會張開。

新地和家中的哥哥姐姐都能「打」成一片……哥哥姐姐當然挨打,都因大家都疼愛這隻小妹妹。

收留流浪貓 不想打擾義工

拯救動物讓梁爸爸滿足,亦全靠這堆毛孩,讓他三年前碰上梁太。七隻貓中,最年長、已11歲的「黑妹」是梁爸爸首隻收留的流浪貓。八年前仍然單身且獨居的他決定打開家門,歡迎這隻經常蹲在自己家樓下嗲聲嗲氣等吃的豆丁。另一邊廂,梁太當時仍帶着女兒和父母同住,收養了一家餐廳內剛誕下險被店主丟棄的寶寶「Dollar」,又曾救起在後巷居住、肚皮堆滿蝨的唐貓「妹妹」。兩人結緣於朋友婚宴,男的是兄弟之一,女的是姊妹之一,兄弟姊妹最後成為新郎新娘。婚後梁爸爸曾將躲在他公司車房內、被狗咬得皮開肉裂的「福福」救起,兩夫婦又將大雨下被棄街上的狗兄弟拾起,並將因過份生育而肉垮的病貓「花花」從繁殖場領養回家……「其實每次也說不要添成員了,但社會上被虐的、被遺棄的動物實在太多,碰到了又怎能不幫助?」夫婦不約而同地說。
離開後,我腦海浮起梁太說話,「只要盡綿力,誰都能幫助動物,不用甚麼事也向義工救幫助,他們也是普通人。」當然,綿力定義因人而異,穿牆破壁是種偉大的勇氣,源自對動物生命的珍惜和愛心。

梁太說一家人周末向來同出同入,最喜歡和家中一對狗兄妹「仔仔」和「脆皮」到家附近的南生圍玩。

Sunday被困圖

想緊貼小新地的動態,可搜尋facebook page:新地-Sunday

記者:許 政
攝影:許先煜
編輯:陳漢榮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