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今年首5個月,至少發生5宗手機便攜式充電器(俗稱尿袋)使用中或叉電中,突然冒煙或爆炸的意外,不排除是山寨尿袋出事。
理大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建議,用家為保安全及避免受騙買入冒牌貨,在買入充電器時應留意便攜式充電器外觀及插口造工是否粗糙,接口位會否有裂紋,購買後宜先回家充一次電,每隔一段時間觸摸充電器表面測溫。
盧覺強指,若充電器表面溫度只有大約攝氏30度或以下(即微熱)乃屬正常,但若發覺「越充越熱」,甚至外殼膨脹,可能是短路或故障的先兆,應即時斷電及停用有關充電器以策安全。
避免通宵充電
盧覺強解釋,真假充電器的最大分別,在於正版貨的工廠在製成充電器後會進行質量檢證,確保充電器不會有漏電或短路問題,部份還會設置斷電安全裝置,當發生短路後,電線持續發熱,安全裝置會自動開啟,切斷電源防止着火或爆炸。不過,山寨貨為求省減成本,幾乎肯定不會設置斷電保險系統,質素及安全成疑。另市民應盡量避免通宵長時間充電,減低風險。
■記者鄧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