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女子飲涼茶後肝衰竭,現時情況危殆。該名44歲女病人過往健康良好,但4月上旬至5月上旬飲用葵涌同壽堂購買的廿四味及感冒茶後,出現消化不良和黃疸病徵,5月上旬先後向私家醫生及到播道醫院求醫,情況持續轉壞,上月22日轉介瑪麗醫院治療。政府化驗所化驗由其親友提供於同一店購買的感冒茶樣本,發現摻雜「撲熱息痛」及「氯苯那敏」兩種西藥成份。據了解,病人肝臟損壞情況嚴重,正等候屍肝移植續命。
記者:嚴敏慧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根據醫生及病人親友提供的資料,病人曾於4至5月飲用於葵涌石蔭路同壽堂,購買的廿四味及感冒茶兩款涼茶,但沒有剩餘樣本作化驗,加上病人目前仍然昏迷,未能提供進一步資料,故未知其飲用份量及次數。
候屍肝移植續命
病人親友於5月下旬於同一店舖購買涼茶,由他們提供的感冒茶樣本經政府化驗所化驗,證實摻雜撲熱息痛及氯苯那敏兩種西藥成份。撲熱息痛為止痛劑,大量服用可損害肝臟。
衞生署與食環署進行的跟進調查,以及政府化驗所對該店的感冒茶樣本作出的化驗,但至今沒有發現異常和摻雜情況。衞生署指,基於至今所得資料,現階段未能確認病人曾服用的涼茶,與其臨床情況有因果關係,調查仍然繼續。
病人轉到瑪麗醫院後情況繼續轉差,出現腹水和神志不清,臨床診斷為肝炎,但病因不明;她目前情況危殆,正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據了解,由於她肝臟嚴重受損,需要換肝續命。惟家人檢查後不適合活肝移植,正輪候屍肝,家人均非常擔心,盼有心人盡快出現。
涼茶舖被揭發售賣摻雜西藥的涼茶過去亦曾發生。去年3月,衞生署在上水新樂街永定堂涼茶的腸胃茶、感冒茶及止咳茶,均驗出含有西藥成份撲熱息痛及氯苯那敏。
2009年,屯門泰和堂涼茶、大角嘴道善福堂涼茶、九龍城衙前圍道全珍堂,以及葵涌大窩口道永善堂涼茶,亦先後被驗售賣摻雜西藥的涼茶,被指令即時停止售賣有問題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