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離塵浪攝鳴幽瀑

【旅遊籽】離塵浪攝鳴幽瀑

【旅遊籽:假日散心】
陽光猛烈,像赤道重叠,天時暑熱叫大家攀山涉水似乎不甚人道,加點清涼享受會更易入口。這次找來兩位八十後大男孩,走入香港九大石澗中的雙鹿石澗,尋訪遠離繁囂的鳴幽瀑。乍看似乎難以到達,其實十分方便,只需從西貢市中心乘車前往西灣亭,然後循郊遊徑徒步半小時至四十五分鐘即可到達,還能一次過滿足行山、濕身、影靚相三大願望,爽!

「我們喜歡攝影,並非為了一張靚相,或者幾百個like,而是鏡頭前面那個值得珍惜的世界。」這是facebook專頁"Follow me"的成立目的,於2008年開設,七位版主是在大學認識的八十後行山友。可惜畢業後各有各忙,鮮有機會更新,但依舊心繫山水,一有空餘時間,便揹上沉甸甸的攝影器材,上山下海影美景。
今年,專頁再次活躍起來,除了各式各樣的露營照及石澗照,還有昆蟲沙龍,附加一些有趣吸睛的圖片說明,有如另類的百科全書,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除了腦筋靈活,還愛挑戰難度,就算落水濕身也在所不惜。不怕相機因此報廢?「有防水袋及防潮珠就得啦!」費盡心思只為定格大自然的最美一刻,越危險、越神秘的地方,成員之一的潘傑晨(JP)就覺得越吸引,他們更曾攀山越嶺拍攝鳳凰山四大絕壁,少點耐力及專注力也不行。新手若想挑戰,記得事先刨熟山藝知識,以及找熟人帶路,否則切勿以身犯險。
炎炎夏日,這些陽光男孩開始戀上石澗,最近還在專頁上載了很多和青山綠水玩遊戲的相片,隔住個芒都覺清涼,部份地方不算險峻,適合新手,消暑一流。務必提醒大家,攀山涉水影靚景,切忌得意忘形,行石澗更要小心地滑,JP及雷艾錫(Isaac)特意選了一條適合新手的路線,「大家可乘的士到西灣亭,沿左方的鹿湖郊遊徑往上走,經過千絲瀑頂的水壩,再循左邊的碎石山徑前行,不久便到達石澗口,然後步行約十分鐘便可到達鳴幽瀑。全長約兩公里,沿路有上落斜,山徑較闊,易於應付。」

來到瀑布,兩位八十後大男孩不禁忘形潑水。

急行軍 直入瀑底忘形玩水

採訪當天晴空萬里,當風位置又少,需要撐傘遮擋陽光的人,竟非青靚白淨的Isaac,而是一身古銅色肌膚的JP。兩位山系男孩亦做足準備,每人帶了至少一公升食水,不過為了盡快享受澗水的清涼,他們沿路鮮有交談,步履輕快低頭趕路。我們的攝影師也不輸蝕,全程緊隨其後。終於到達石澗位置,看見潺潺流水,大家不其然同聲高呼。雖然,冇煲過嘅溪水,不能直接飲用解暑,但潑在身上cool down自己,也是賞心樂事。再往前行就是目的地鳴幽瀑,但石澗較滑,慢慢前行才是上策,步行時需扶着大石增加支撐點,不消十分鐘,宏偉的瀑布便出現在大家眼前。
別小看鳴幽瀑下的新月形水潭,清澈如鏡卻彷彿深不見底,Isaac也不忘化身綜藝節目主持人,語帶作狀地問:「尼斯湖水怪喺邊呢?」接着勇闖瀑布口,任由流水沖擊。可惜他還是有點怕,逗留一會便撤退。此時,攝影師的相機突然從腳架墜落,視相機如「二奶」的JP不禁驚呼:「小心呀!」見慣風浪的攝影師不慌不忙地檢視相機,淡淡然地道:「唔使驚,公家嘢嚟啫。」令兩位八十後大男孩見識到,專業攝影師的霸氣。

Isaac身處瀑布底部,感受流水氣勢。

安全第一 保護郊野

查閱天氣
出發前應到天文台網站查詢天氣及日落的資訊,暴雨後石澗或有機會出現山洪暴發,切勿前往。

四人一組
行石澗最常見的意外就是跣倒,如果多人起行,其他隊員可以幫忙致電求救,隊員當中有急救證書為佳。

要有耐性
切勿貪一時之快,慢慢走,勿亂跑,否則石澗都可如虎口。

愛惜環境
郊外景色怡人,請勿人為破壞,記得帶備膠袋帶走垃圾。

攝影作品

浸在潭中拍攝,倍感清涼,很有探險感覺。By JP

除了九大石澗,冷門小澗也適合新手上路,圖為西貢赤徑北坑的小澗。By JP

鳳凰山北天門石澗曹溪的紋藍小蜻。By JP

西貢雙鹿石澗中的千絲瀑頂,需要徒手攀爬才可達,只適合高手挑戰。By Isaac

自備黑卡 流水如絲

要影靚相,一支穩固的三腳架當然不能缺少。至於拍攝流水,多用上慢快門的技巧,展現不斷傾流的如絲質感。由於延長了曝光時間,天空自然出現「爆光」情況,大煞風景,這時減光鏡及黑卡正好大派用場!既能讓較暗的景物得到充份曝光,也能保留天空細節。

想拍攝完美的瀑布相片,減光鏡及黑卡是必殺技。

沒有黑卡 瀑布雖然白滑依然,可惜天空太光,一片死白。

有黑卡 構圖中,藍天部份呈倒三角狀,所以拍攝前先於鏡頭前方用黑卡遮蓋藍天位置,再按下快門並快速抖動黑卡。待山澗部份獲得足夠曝光後,由下而上退出黑卡,便可獲得理想效果。
By JP

行澗裝備懶人包

衣着篇
與一般行山相近,宜穿淺色衫褲等,鞋則要防滑,抓地能力好的運動鞋或行澗專用鞋最合適。很多新手滿心歡喜買新鞋,JP提醒出發前要試穿鞋子,令鞋底變軟,再測試其防滑能力才決定是否用它行澗。

財物篇
水為財係人都知,但銀包手機相機濕水就真的會見財化水。帶備密實袋上路,便包保萬無一失,再以防水袋盛載其他隨身物品,夠晒穩陣。

救命篇
郊外訊號不佳,上網查地圖難過登天,紙地圖最值得信賴。還有適量乾糧、充足食水,急救包及哨子都是山中求生的必備物品。

Follow me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followme.hk

記者:梁慧琳
攝影:梁志永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