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將於6月17日(下周三)提交立法會表決,泛民主派議員表示會堅決否決方案。由三間大學(港大、中大、理大)合辦的滾動民調首次出現「黃金交叉」,反對「袋住先」的比率高於支持一方,令議員更難轉軚。《壹錘定音》訪問工黨主席李卓人、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和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討論今次政改爭議的根源及否決後的工作。
劉慧卿提到上次2010年,中央政府在2012年政改方案作最後讓步一事。她認為中央政府當時讓步,是與時任特首曾蔭權和唐英年等高官有關。她認為當時曾蔭權、唐英年和譚志源等人非常關鍵,因為他們曾盡力叫中央政府讓出一步,而中央政府由最初強硬改為在最後一刻讓步。由此可見,如果高官想在香港政制事務上做點事,是會有頗大影響力。
然而,今次政改方案當中,高官表現可謂完全相反。劉慧卿形容,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軟弱無力、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像「一嚿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唔掂」,全因特首梁振英從中作梗。她分析只要行政長官不願通過,其他人很難令方案順利通過。李卓人眼見林鄭被這般玩弄,建議她不如辭職,告訴港人她是站在港人一方,並指出人大8.31落閘決定是不合理,這她才可名留青史。
談到後政改時代,梁家傑認為在否決政改方案之後,特區政府和建制派將進一步向港人施加「麻醉藥」,例如工聯會榮譽會長兼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近日提出增加5日法定勞工假期,將之與公眾假期看齊,梁家傑認為是「派糖」,給港人一些甜頭,從而確保整個既得利益聯盟能夠繼續管治。所以他認為在方案被否決之後,泛民主派首要是團結,政黨們要馬上討論之後的工作,並繼續將現時政制不公義的訊息帶給更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