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管牧師談《聖經》(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與管牧師談《聖經》
(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今個星期一,團結香港基金會成員及香港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接受電台訪問時,以主人與貓的比喻去形容中央與港人的關係。他說,他家中養了一隻貓,起初怕牠破壞傢俬,但後來發覺牠很乖,就給牠好大空間,不需把牠困在籠裏。因而,香港人亦要令到中央信任,一國兩制才能延續。
這番說話從一位基督宗教派系內的牧者的口中而出,實在難以接受。就管牧師這樣把人的政權「擺上神枱」,朱耀明等牧師已公開指出過其神學上的核心問題,我亦不再重複有關論述。不過,管牧師的偉論倒令我想起一個《聖經》舊約的故事。
是咁的,以色列人在摩西年代逃離在埃及做奴隸的命運,經過多番流離浪蕩、內憂外患後,終於回到以色列過生活。當時以色列的管治制度,就是先由以色列的十二族人推舉一群長老,然後長老再推舉至少一個人為領導人。領導人亦有權立自己的繼承人,但實際上都要長老們的允許。以現代標準來說,這制度絕對不能稱得上是「民主」。但它有領導向長老負責、長老亦向族民負責的元素。在遠古的科技、通訊等局限內,已經算是相對地「民主」。
但事態就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知及領導人的年代有戲劇性的改變。他年邁時,立了他兩位兒子為領導人,但他倆都貪贓枉法。同時,以色列周邊的鄰國亦在強悍的極權君王統治下在軍事上壯大起來。長老們在族民的壓力下,去見老先知,不過不是要求按制度下另立領導人,而是要求「政改」,要以色列效法周邊強國,被國王統治。
老先知向天主轉達民情時,天主就回應說,這個訴求是厭棄祂的表現。祂雖然最終會尊重以色列人的意願,但祂要求老先知要先警戒以色列民立國王的後果。簡單來說,這些後果包括壯男要服兵役、男女要為奴為婢、人民的財產資源要被徵用。而且,就算以色列人最終後悔,向天主求救,祂都不會再干預。

人民不是當權者的寵物

聽到警戒後,以色列人仍堅持要被極權君王統治。其後,以色列的確有個別像大衞及所羅門的明君。但更多的是使到以色列分裂及其人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暴君或庸君。不過,以色列人就算後悔都已經太遲,因為族民已再不能像以前還未有君王之前那樣,從制度內去向領導人投訴、或把他推翻。以色列最終被外族攻陷,以色列人成為亡國奴。
回歸到管牧師的言論,不知道他是否最近忙於與權貴打好關係,因而少了靈修?香港人幾時變成了當權者的寵物、甚至奴隸?其實,「人是自由的」這個普世價值並不只在世俗流傳。《聖經》亦多處表明這個真理,而以上的故事只是其中一個較寫實的例子。
可惜,從以上的《聖經》故事可以看到的,就是人類往往把自己的自由、尊嚴拱手奉獻給權貴、給獨裁者,然後成為奴隸。當下的香港,又豈不是有這樣的牧者、教徒,為了攀附權貴,把耶穌基督的福音中產化、把《聖經》的章節斷章取義地演繹為要盲目地順從當權者?在非宗教層面上,彭定康在回歸前說他「感到憂慮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權會被北京剝奪,而是這項權利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裏」,又同樣不是已呈現了嗎?
我呼籲管牧師及其他攀附權貴的神職人員及教徒少一些偏聽權貴的甜言蜜語、多一些聆聽天主在曠野外的自由、公義呼喚。阿門。
註:以上只代表筆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的意見。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