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特區政府浪擲大量公帑、時間、人力、物力、維穩費……中間還充斥民怨民憤,流血流汗流淚,那個8.31框架寸步不讓的假普選政改方案,到了拔喉倒數了。
一早就應被推倒報廢的「謊案」,撕裂社會的大龍鳳,林鄭三鹿組及大小奴才打手,再落力交戲,也心知肚明:「恐怕今次能夠通過政改方案的機會好渺茫。」
「渺茫」本來好sad,帶着失望和迷惘,時地遠隔,模糊不清,前景難料──但今天發覺,出自政客哀音(說不定也是交戲),二字原來很漂亮。
「渺」是目水少,即是眼淚少了,也許應該擦乾眼淚再上路,繼續奮鬥。「茫」喻意明顯:一切鏡花水月的虛妄欺哄、「袋住先」再優化的偽承諾、「一人一票」的真篩選騙局,都被否決了,「亡」了。「渺茫」,愈看愈有詩意──當然與白髮詩姑無關。
毛主席他老人家也有詩:「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大家記得嗎,葉劉硬銷廿三條立法時曾對大學生道:「你信葉局長冇呃你哋,你哋唔好笑呀!放長雙眼睇喇,各位!」記得嫻姨姨明明婆婆前懷仔後對大話婆孫關懷備至博選票,互相利用失敗便「唔關我事」改稱之為client。於是林鄭「一定要得」終於「一定死得」,並不意外。經一點時日,便更明白有黨性沒人性的政客,信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