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兒童煉成法 - 馮睎乾

天才兒童煉成法 - 馮睎乾

被報讀十一個興趣班的小男孩考上喇沙,已經夠倒楣了,還要榮登蘋果動新聞,在慈母身旁黯然銷魂地以手掩面,簡直就是災難。他的人生本來只是「虎媽」規劃的藍圖,最嚴重的後果不過是黑眼圈,如今卻慘變網民的潛力圖,隨時跟「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此等經典圖片平起平坐,可以預見他懂事後有多痛苦。然而我的同鄉陳師奶並不覺得悲哀,反而咬牙切齒說:「本來想叫Celestino學非洲鼓,家陣唔駛啦,見晒報,阿豬阿狗都識,仲有乜優勢先?唔通學果啲死人拉丁文咩?」
我說,拉丁文沒必要用「死人」兩字來修飾,繼而問她可曾聽過Edith Project。當然沒有。亞倫斯特恩(Aaron Stern)是波蘭猶太人,二戰時照例被納粹追殺,移民美國以為安全了,又被癌症追殺。後來不知怎樣,竟由愛因斯坦安排他到梅奥醫院治病,康復後因為身體太差,無法工作。今天香港的新移民也許只想到領綜援,但亞倫是一個瘋子,竟想到趁失業之便,實現他的「人類補完計劃」。
一九五二年他的女兒伊迪絲(Edith)誕生。他即日煞有介事召開記者招待會,竟也有兩名記者光臨(大概本來想報導傻人出沒注意),於是向全世界隆重宣佈,他要將女兒培育成天才,"I shall make her into the perfect human being."怎麼做到呢?所謂佈局決定結局,環境設定是很重要的。亞倫一回家就扭開收音機,全天候播放古典音樂,培養伊迪絲有高尚品味。她的床頭擺滿各種有教育意義的玩具,例如不同的民族娃娃,讓她在襁褓中已有「國際視野」。
一睜眼醒來,亞倫就開始嗶哩吧啦傳道解惑。每周到博物館朝聖是例行公事,他尚嫌不夠密集,還要把握每次散步機會:經過工地就上物理課,解釋槓桿原理;遇罷工抗議,就講勞資關係。用卡片教孩子識字並不出奇,但亞倫連街邊的旅遊海報、廣告招牌,甚至雜貨店的貨物也不放過,一見甚麼就滔滔不絕轟炸女兒。以為伊迪絲三歲就吞糖自殺?你太年輕了。她果真成為天才,五歲讀畢《大英百科全書》,十六歲大學畢業(主修數學),十八歲得博士學位後加入IBM,成為卓越的電腦工程師,名下擁百項專利。
將孩子煉成天才的秘訣,就是你要當自己是秒秒鐘上落幾百萬的ibanker,一個納秒放到天那麼大,嘴不能停,知識灌輸得比高頻交易更頻密,那麼你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你最好像亞倫般,本身是通曉七國語言的學者,還要長期失業。符合以上條件,就可以運用亞倫所謂的「完全浸淫教育法」了。但有一個代價:也許小時候已聊完一輩子的話,伊迪絲長大後沒有再跟爸爸交談,而根據十年前的報導,八十多歲的亞倫貧病交纏,正靠救濟金度日。陳師奶說這不是問題,因為她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