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沙士逼近,香港出現疑似感染個案,不少港人都開始買入口罩等有所防範。究竟求診之後甚麼情況下才會被隔離,被隔離治療又是怎樣一回事?醫院管理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辦公室副顧問莊慧敏醫生為大家講解。
莊醫生表示因應南韓疫情的發展,醫管局加強了感染控制,例如首先要求所有醫護人員、病人及訪客如去到急症室或普通專科門診,也須配帶口罩。
求診者出現發燒症狀
如果求診者出現發燒情況,但最近沒有去過旅遊,沒有相關疫區的接觸史,就會被安排在流感分隔區候診,先跟其他病人分開。
如果求診者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又去過受影響地區(例如南韓),會第一時間隔離在負壓房進行診斷治療,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亦會採集樣本,進行化驗。
隔離病房的原理
用於隔離傳染病的負壓房,最大功能是雙門設計,利用正負壓,隔開病人房間與外間的空氣,幫助進行隔離觀察和治療。
如實申報接觸史
要有效對抗新沙士,市民除了注意日常衛生習慣,一旦有類似症狀及接觸史也千萬不要猶豫
申報,莊醫生提醒市民,希望病人能如實說出他們曾到過的地方,特別是如最近曾到訪南韓的話,也務必要告訴醫院,這不單有幫助診斷,亦對公共衛生安全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