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手札記:比亞迪趁回吐上車 - 割柑人

操盤手札記:比亞迪趁回吐上車 - 割柑人

追開《潮拜武當》的觀眾,想了解太極奧妙的話,睇吓MSCI啦。昨日天濛光,MSCI就耍太極,呢頭話要參A股玩,嗰頭話要等「關心的議題得到解決」先。舊年呢個時候A股已撻Q一次,今年市場都冇乜寄望;不過,唔使打定輸數,因為MSCI已搬定龍門,話會彈性處理,唔局限於年度檢討中安排。早前憧憬A股「入摩」而買A股、沽H股的資金,現時有藉口重新關注H股,對港股未嘗唔係好事。
早前工信部公佈5月新能源汽車產量按年增3倍。我向來睇好新能源車,一眾車股中,股神畢菲特愛股比亞迪(1211)亦係我心水之選。比亞迪主要從事產銷充電電池、電子產品及汽車,係新能源車龍頭,亦係全球最大的純電動大巴生產商。
舊年5月才剛在H股抽水42億元,一年後又捲土重來,今次輪到在A股大抽水150億元;不過,抽水係為業務發展,唔係為cap水。停牌近兩周,上周四復牌即踩油,A股升停板,H股逆市踢起9%破頂;可惜翌日後勁不繼,A股回吐5%,H股更挫11%。睇番單刁,60億元用作擴大鋰電池產能,50億元用作研發新能源車,剩底40億元就作補充資金及還債之用。
大行普遍對單刁持正面睇法,大摩話比亞迪兩款主打的傳統汽車已屆生命周期尾聲,今次抽水有助加快研發新能源車;更重要係國策支持新能源車發展,比亞迪作為電動車大哥大,自然最受惠。瑞信就指新能源車發展計劃目標之一,係協助至少一個品牌於2020年前打入世界10強,比亞迪可受惠。德銀認為雖然今年每股盈利被攤薄1.5%,但若資金用得其所及利息支出減少,明年每股盈利可增1.9%。美銀美林則指配股後的負債淨值比,將由今年尾的84%大降至明年尾的9.1%。

海外市場成增長引擎

除了國策扶持外,比亞迪亦積極「走出去」。據內地媒體報道,李克強率團出訪南美四國,隨團的重量級中國企業就包括比亞迪。事實上,比亞迪繼2月贏得瑞典大巴定單後,3月在英國中標13台純電動大巴,又夥拍Uber打入美國市場,向其司機推廣使用電動車,上月更正式進軍巴西校園公共交通市場。相信建立口碑後,海外市場將成比亞迪的增長引擎。
比亞迪4月尾發了盈喜,預期截至6月底止中期盈利增長10.9%至33.08%。深港通快將開通,比亞迪H股較A股折讓48%,有追落後空間。現價49元,可以10周線48.5元作為支持位買入。證券界給予比亞迪的目標價介乎61至75元。

割柑人
本欄逢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