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水史:《侏羅紀》3集全球掃155億

威水史:《侏羅紀》3集全球掃155億

93年推出的《侏羅紀公園》是首部廣泛使用電腦繪圖製作動物的電影,為電影特效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故事題材不但大大提高公眾對恐龍的研究和興趣,3集電影於全球更大收20億美元(約155億港元)。

《侏羅紀公園》1993年

科學家從琥珀內一隻蚊抽取出恐龍血液DNA,成功把恐龍復活,並建成繁殖有各種恐龍的侏羅紀公園。因一次人為意外,園內恐龍隔離區的防護電網失效,令全部恐龍四出破壞,滯留在島上的主角也逐一遇襲。

《侏羅紀公園:迷失世界》1997年

侏羅紀公園的島上生還者Ian,得知原來有被稱為B區的島嶼才是恐龍養殖區,他奉命要帶一行人到B區記錄恐龍的生態,剛好於聖地牙哥新開設的侏羅紀公園亦派人去爭奪恐龍,展開一次驚險之旅。

《侏羅紀公園3》2001年

劇情發生在位於前作的B區小島上,一對離婚夫婦用計把發誓永不重回恐龍島的古生物學家Alan Grant騙來島上,目的是代為找回因意外而漂流到島上的失蹤兒子,眾人展開拯救的同時,更要避過恐龍追殺。

《侏羅紀世界》CG過多惹爭議

93年《侏羅紀公園》仍在CG技術尚未普及的年代,戲中恐龍都用發聲動物機械恐龍(animatronic dinosaur)的形式製作及拍攝,真實感不可比擬,如戲中出現20呎高的暴龍,便是由玻璃纖維和3000磅黏土打造出來,內裏是軍事用途的水壓技術,再由12名員工作機械操作做出不同的肢體活動。

【新】CG大門
《侏羅紀世界》

【舊】堅實木門
《侏羅紀公園》

但過了20年後,電腦特效推陳出新,《侏羅紀4》以CG造出來的景物就算如何栩栩如生,仍有不少死忠fans指欠缺一種真實質感,擔心過份的CG令他們難以投入。月前當他們看到《侏羅紀4》首條預告片推出時,CG製作的大門引來不滿,稱完全沒有了以前標誌性的厚重木質大門帶來的真實感。導演哥連惟有安撫fans說:「電影大門會真正做出來,用實木、鋼鐵而造,而且是堅固的,預告中的大門只為加強效果。」
哥連稱新作中有限度地使用動物機械人:「電影中其中一場用了動物機械人,向上幾集的工程師Stan Winston致敬,是很特別的時刻,但我還是留待觀眾自己發現。」據知是一場人與雷龍互動的溫情戲份,雷龍更用上3個月時間製作,更要靠4位技術人員操作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