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在觀塘賞齊白石 隱於工廈的美術館

【文化籽】在觀塘賞齊白石 隱於工廈的美術館

【文化籽:藝文沙龍】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開麻雀館都未必站得住腳,何況開美術館?這是個浪漫得帶點輕狂的奢念。偏偏香港私人美術館開完一間又一間,最近開幕的「一新美術館」,大隱隱於老化的觀塘工廠區,經過鋼筋水泥外露的殘舊工廈、繞過滿佈貨車的舊式停車場,拐個彎到海濱路頓然有種柳暗花明的感覺,大廈迎賓的是Richard MacDonald的雕塑《Blind Faith, Heroic》,電梯門一開,車聲、機械聲戛然而止,一束追光投向窗外的海景,然後張大千的觀泉圖、呂壽琨的雨後維港、吳冠中的秧歌、饒宗頤的蒼松翠栝、李可染的閒笛牧童紛紛映入眼簾,逾萬呎偌大空間猶如一片鬧市綠洲,落差之大令人有精神分裂之感。

「我們這家位處石屎森林的美術館,特別希望舉辦午間導賞,讓人暫且放下工作,投入藝術花花世界。」迎來的是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二○一二年他從工作了三十五年的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退下來,即收到孫少文基金會的邀請,請他協助開辦一家具教育功能、傳統現代兼備的民間美術館連同出版社。楊春棠親自以五行元素設計整個美術館,最精采是那個四千多呎的平台,他把這個露天空間打造成一個隱逸的偷閒加油站,日後舉辦大型戶外雕塑展也可以利用到這富有現代感的天地。
「在大學美術館當館長,展覽以學術主導,有空間舉辦一些較冷門的展覽,現在對象是普羅大眾,甚至不同國籍的觀眾,自然要顧及大眾口味,雅俗共賞是另一種挑戰。」回顧,他印象最深刻是辦過堪稱古代「垃圾」的展覽,查實是從陶瓷工廠遺址找來一些缸瓦碎片展出,當時不夠完美的官窯即被擊碎,他讓一瓦一故事重新出土。
美術館位處的新式工廈被一幢幢舊式工廈環抱,館址是專門生產品牌標籤和包裝產品的SML集團主席孫少文旗下物業,故能解決香港租金咋舌的問題。不過,孫少文基金會主席孫燕華透露,撇除租金一新每年預期的營運開支也達八百萬港元,並已展開了徵集藏品的浩大工程。政府銳意發展東九龍,近年已見工業區有不少文化藝術組織進駐,估計一新美術館能適時地成為這區的重點藝文基建。

在工廈林立的老化工廠區觀塘竟然別有洞天,隱藏着逾萬呎的私人美術館,由港大美術博物館前館長楊春棠(右)與孫少文基金會主席孫燕華聯手經營,兩人均表示美術館只要優秀,長途跋涉亦有人願意前往。

美術館招牌 饒宗頤題字

美術館正舉行第一個展覽《一新百年》。孫燕華說,四十幅作品均由父親孫少文借出,他本身也是一名藝術收藏家,齋號「一濤居」,展覽作品凸顯十三位中國近現代水墨畫家,包括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張大千、林風眠、吳冠中、饒宗頤等等各自各風格,同時讓觀眾感受到上世紀中國繪畫糅合傳統與新派的破格精神。孫少文獨愛國學大師饒宗頤的筆墨,一新美術館的招牌,便由現已九十八歲的饒公所題。
「齊白石很生活化地表達他的真感情,暢快淋漓的畫《魚蝦蟹》,可見他觀人觀物於微;受西方美術訓練的徐悲鴻借駿馬瀟灑,以《八駿圖》寄託抗戰的情懷;呂壽琨令人印象難忘是他的禪畫與雨後維港,他以現代人視野畫山水,自有一番風味;傅抱石自創『抱石皴』國畫筆法,那張《雲山幽遊》就看得出其獨特筆法。」遊走展覽當中,楊春棠親自導賞,帶我穿梭了展館及一個世紀的華人水墨歷史。這並非傳媒的專利,參加免費午間導賞團的觀眾,隨時也會得到楊館長親自導航,這是民間美術館的親民之處。

提供展覽平台 栽培藝術新血

收藏本身也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從某種角度來說,對於個人來說,收藏是個體行為,但開放的民間美術館無疑能化為一座城市的軟實力。盛世收藏,當今藝術品收藏門檻不低,真迹作品動輒上百萬千萬,官方美術館也難以消費,何況私人美術館?走民間路線自是有辣有不辣。「民間美術館局限是資源壓力,但優點是資金並非來自政府或學術機構,故發揮較靈活自如。」楊春棠不忘補上一句:「美術館是百年事業,作為民間美術館不可能野心太大。」
「做藝術家的伯樂,給自命懷才不遇的藝術家,一個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一新在立館前已訂好發展方向以推廣中國文化為宗旨,除舉行古代文物展覽,亦會重點介紹中國文化如何影響世界文化,長遠更希望可以栽培藝術新血。楊春棠說,未來會與各駐港的領事館合作做精品展覽,嘗試教育市民,用嶄新角度去看一件藝術品或文化,做具有特色的民間美術館。「希望觀塘會變成一個多元化的藝術社區,不只淪為一個老化的工業區。」談到展望時楊春棠總結說。

齊白石的《魚蝦蟹》是楊春棠甚愛之作。

一新美術館的招牌,由饒宗頤教授題字。

徐悲鴻的《故園貍奴》,是畫家贈予友人張書旗的作品,以貓感歎戰亂帶來的顛沛流離。

孫少文公司專門生產品牌標籤,楊春棠親自為美術館炮製以服務標籤創作的當代藝術作品,成為美術館一道有趣風景。

孫少文在商場得意,也是收藏家,特愛中國書畫。

一新還收藏了一幅張大千送給饒宗頤的作品《山水圖》,內容繪畫了山、崖、屋、林、雪和橋,濃重的潑墨呈現山勢的飄渺巍峨。展覽還附展了張大千與饒宗頤的合照,足證二人交情。

一新美術館遙望九龍東海濱,靠近郵輪碼頭,遙遙相望的正是中環畫廊集中地。

「一新」有玄機

「一新」的字頭原來甚有意思,館長楊春棠介紹:「一」乃包羅萬有的意思。「一可以是最少的數目,也可以是最大的『一切』,很能玩味。」「新」就是耳目一新的意思,創新乃進步之母。楊春棠補充指,一新以美術館牌頭而非博物館,源於「美」字代表創新,是一種動力,正是藝術的精髓。

美術館最獨特是這個由四千多呎平台改造成的空中花園,除了可供市民休憩外,日後也能在此舉辦戶外展覽。

《一新百年:一濤居藏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展覽

日期:
即日至10月17日
時間:
星期二至六10: 00am至6:00pm
地點:
觀塘海濱道165號SML大廈4樓

一新美術館
網頁: http://www.sunmuseum.org.hk
查詢或預約參觀:2690 6790

記者:鄭天儀
攝影:徐振國
編輯:陳漢榮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