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在台灣街頭最好是買杯凍飲或現切生果消暑。可是台北市衞生局發現三間在當地有名的冰品店的四款產品,分別驗出大腸桿菌、生菌數目超標,多個樣本的大腸桿菌數目超標9至11倍,可能引發食物中毒。而有高雄街頭發售水果的攤檔,環境惡劣,實驗室更在水果中發現1.2億個細菌。
台北當局近日抽查181個散裝冰品,發現迷客夏的「冬瓜青茶」、鮮芋仙微風店的「粉條冰」、「芋圓3號」,及花姊義式坊的「招牌奶茶」的大腸桿菌和生菌數超標,各個樣本中大腸桿菌超標9.3至11倍,而生菌數則超標1.1至3.1倍。這是當局首次驗到有冰品店違規,除要求涉事冰品下架,並按每種產品向業者罰款3萬元新台幣(約7,478港元)。三間冰品店都未有在本港開設分店。
花姊義式坊稱製冰機故障
衞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長王明理指出,大腸桿菌是食品是否遭污染,或食品製作過程中衞生是否有缺失的重要指標,大腸桿菌群過多除影響身體健康,甚至致病,更可能顯示該產品的衞生狀態不良,食材、器具、包裝過程遭污染,雪櫃儲存溫度控制不當,或工作人員衞生不佳。王呼籲消費者在選購冰品時,應多觀察現場環境衞生。
對於當局的指控,鮮芋仙總公司發表聲明,懷疑是有員工在上班前、送外賣後未有徹底洗手並用酒精消毒,向消費者致歉。至於花姊義式坊則指出,該店的製冰機發生故障,修理期間正好碰到當局抽查,強調現在已沒問題。
此外,在高雄市,有民眾發現在街上現切現賣生果的攤檔,骯髒無比,小販不但用水桶的髒水清洗水果,用髒抹布抹桌子和生果刀,生果切開後便放在桌上出售,過程令人惡心。當地電視台將水果送實驗室化驗,驗出1.2億個細菌,包括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腸胃弱的民眾,吃了馬上會生病。
台灣《蘋果日報》/華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