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十二天訪美之行今天結束,回前的媒體茶敍上,蔡英文難掩好心情,當記者問此行有沒有遺憾時,旁邊的立委李應元打趣說:「沒有見到歐巴馬」,蔡英文還笑着打了他一下。俏皮的表現,無疑說明她鬆了一口氣,這趟訪美,外界每每以「赴美口試」形容,的確,她又過了一關了。
台灣凡在大選前,候選人都有訪美的習慣,爭取最重要的友邦美國信任,是無奈,也是必然。歷來候選人馬英九、謝長廷、蔡英文都是這樣。2011年9月,當時首度擔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就用9天造訪美國6大城市,與美高官見面,當時她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台灣共識」明顯沒有受到老美青睞,美國無疑在那次大選中暗助馬英九。
回想四年前遭受到的冷遇,這一趟接受了美國高規格的接待,不但進了國務院,還見了副國務卿布林肯,一枯一榮,想來內心肯定是感慨萬千。
何以至之,蔡英文本身的努力自然重要,但大位不以智取,這四年來蔡英文屢逢貴人才是今日尊榮的根基,三大貴人助她良多,第一個是去年三月間太陽花學運的小將,太陽花學運不但重挫了馬政府的威信,還導致江宜樺內閣的崩盤,江宜樺被迫黯然遠走耶魯大學當訪問學者,同時也讓黨內當時最有機會一博的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被迫提前世代交替,辯護律師世代退居二線。蔡英文無痛接掌黨的領導權。
第二個貴人就是馬總統,馬總統的諸多違背民意施政,不但民調只剩9%的支持率,更連累國民黨在去年底九合一大選整體大潰敗,蔡英文甫接任黨主席,就迎來沒有預期的巨大勝利,威望更是如日中天,見者莫不趨避,黨內如此,黨外國民黨更是如此,至今國民黨尚未推出總統候選人,這也是直選以來首見,蔡英文茫茫四顧,還不知道可以匹敵的對手在哪裏。這一切都要感謝馬英九助這位外號「女版馬英九」良多。蔡英文這一趟美國口試之行,更像是美國提前觀察台灣下一任領導人。
第三位貴人便是對岸的中共政權,對於早先口口聲聲說和平崛起,現在勇於亮劍的中國,美國無疑芒刺在背,美中之間的衝突與競逐無疑更趨激烈,近期中國在南海製造緊張,又搞一帶一路、亞投行挑戰美日在歐亞的領導權,美國用所謂亞太再平衡戰略回應中國的挑戰,無疑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善待來自台灣本土派的蔡英文,正是對中國打臉的最好機會。蔡英文訪美就是美中角力當中的一枚棋子,差別只是台灣樂於當老美的這顆棋子。在此時此刻,蔡英文對內選情穩定,對外又卡到了美中亞洲爭霸的好時機,四年前美國憂心台灣成為中美之間不穩定因素,因而暗助國民黨,明年此一可能性大減。
行穩健路線減低阻力
最後還是蔡英文本身的努力也不可磨滅,相較於四年前的青澀,此行無疑的更加有自信與成熟,一切安排均可感受到按部就班與縝密。九合一大選勝利之後,內部領導確實鞏固,蔡英文便無旁騖地準備訪美行程,對美也提出《國防藍皮書》與加入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等準備。更派幕僚數度赴美安排訪美事宜,抵達華府前,就先於《華爾街日報》撰文,提出多元外交對話、確保經濟自主性以及有原則的對中交往政策等內容,顯示此行是有備而來。
回顧四年前「台灣共識」的失敗,在兩岸議題上,蔡英文無疑說出更多老美想聽的話,包括她在智庫CSIS的公開演說再三強調「一致性、可預測、延續性」等關鍵字,還說了「兩岸之間應該珍惜並維護二十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所累積的成果」這類話,更主動發表肯定對岸習近平反腐的言論,讚揚他的勇氣,「在我看來,他似乎是一個很堅定的人。我喜歡他的反腐敗運動的主張。」蔡英文說。這樣可能示好,可能天真的說法,讓一群在台的民運分子包括吾爾開希、余杰等人高度失望。
對岸是否已經接受了蔡英文即將執政的可能性呢?會怎麼面對呢?情況並不樂觀,台灣最重要的對中戰略學者,也是蔡英文任陸委會主委時的首席副主委林中斌教授預估有可能會有雪崩式斷交:「可能先斷兩國,再斷兩國,分段進行,期待台北調整。但台灣邦交國只有廿三,遲早將遭埋頂。」換言之,蔡英文為了當選,採取的穩健保守立場,用了所謂維持現狀口號的最小阻力路線,很可能是無法獲得對岸接受的。但這又有甚麼辦法呢,蔡英文勢必更穩紮穩打,說話更是維持一貫閃躲空洞的特質,「空心菜」更加空心,因為這才是勝算高者的致勝良方。
老子《道德經》說禍福相倚,空心沒具體內容是蔡英文不易被具體攻擊的優點,未來一旦執政,也極為可能是她最大的弱項,欠缺內政的實質歷練,是她最大的缺點,多次民調顯示台灣總統大選,不接受沒有地方首長行政歷練者當選,蔡英文倘若挑戰成功,不但打破性別藩籬,更將是突破此一界線,這將是蔡英文說服老美之後,必須要說服台灣老百姓的一件事。
楊泰興
台灣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