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魚缸內的水草、假石,加上色彩繽紛的熱帶魚,為家中添上色彩之餘,原來水草造景大有學問,最近就有展覽在魚缸中加入代表香港人精神的獅子山,為水草造景帶來不同面貌。
早在2007年參與ADA(Aqua Design Amano)世界水草造景大賽和美國AGA(Aquatic Gardeners Association)水草造景大賽奪冠的鄒維新表示,一般的水草造景並沒有主題,但是次展覽想將香港的元素加入魚缸,便有了「四部曲」的設計,每一部曲代表香港不同的階段,「用魚缸向觀眾介紹,香港從一個小漁港發展到今日嘅歷史,尤其係代表住香港人精神嘅獅子山」。
參與設計的除了鄒維新,還有剛考完中學文憑試的梁仲軒,去年年尾於內地千尋杯水草造景比賽獲得第4名,成為年紀最小的得獎者。
水草造景注重平衡
水草造景要有豐富的生物知識,如何令魚類、藻類和微生物在魚缸內達至生態平衡,除了講求生物種類配合,還要配合燈光硂二氧化碳濃度;景要靚,還要定期修剪水草,讓其生長成更美的形態等等。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表示,將生態環境在魚缸內再現,是把大自然重新擴展、滲透到社區,彌補以往的過度發展。
展覽由即日至本月14日,於沙田新城市廣場舉行。
■記者趙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