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昨討論大埔劍橋護老院將長者在露天地方「剝光豬」等洗澡事件,社會福利署指過去5年,已向該院巡查逾96次,署長葉文娟稱「巡查次數做足晒,仲超標㖭」。
議員張超雄批評巡查制度失敗,未有揭發天體浴場。此外,社署在會上拒絕披露去年審計報告提及34間高風險院舍的名單。
全港現約有700多間安老院舍,社署署長葉文娟指,社署有4隊合共36人的牌照處人員巡查安老院舍,每年每間院舍被巡查最少7次,而6名社工也會作突擊覆查,確保院舍質素。
社署過去曾到大埔劍橋巡查96次,葉昨表示,涉事的劍橋護老院(二至三樓)過去5年已巡查逾50次,「巡查次數做足晒,仲超標㖭」。議員指不少安老院舍在深夜都不夠員工當值,但葉文娟質疑若半夜突擊巡查,或影響長者仔休息。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質疑社署巡查制度的成效,「15封檢控信,冇一封有關集體剝光豬沖涼,咁呢個監察巡查制度,係咪徹底失敗?」葉文娟則強調巡查無「通水」,巡查前無向院舍通風報信。
張超雄:巡查制度失敗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要求社署提供質素欠佳的院舍名單,包括公佈去年審計報告提及34間高風險院舍名單。葉文娟指需要會後跟進,但無答應公開有關資料。
議員一致通過張超雄的動議,要求政府檢討1996年訂立,近20年未作修改的《安老院條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回應說:「例如扣分制或鼓勵市民監察,多啲民間團體;可否有一啲服務質素探訪,一連串建議,我哋都會好虛心客觀去睇。」張建宗指2011年至今,檢控過31間私營院舍,會研究扣分制的可行性。
此外,昨日的會議還有討論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的成效。社署在2013起的4年內,推出服務券,首階段由2013年9月至今,累積2,185名長者參加,997人使用服務,有236持券人無使用服務券。而952人退出計劃,佔整體43.5%,其中288人指「無合適服務提供者」。
而62家服務提供者中,有22間的機構只有10名或以下長者使用服務券,多名議員批評計劃有不少長者退出,成效不彰。第二階段計劃如期在今年9月開始,服務券每月6,250元,為期兩年。
■記者彭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