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籽】不忍賽車文化沒落 余錦基:車是自由的象徵

【汽車籽】不忍賽車文化沒落 余錦基:車是自由的象徵

【汽車籽:軸芯人物】
說到汽車界的軸心人物,年過七十的余錦基太平紳士當之無愧。為香港汽車會(AA會)服務超過四十年,已第三度出任會長至今,一直希望透過車會為車主爭取權益。談到年少時香港賽車文化如何濃厚,他難掩興奮;眼見今日香港賽車活動沒落,政府只管不停加稅加費壓榨私家車車主,他顯得不勝欷歔,「汽車對我而言,是一種自由的象徵。」

每次提到余錦基(Lawrence),很多人只會想起足球或公益金,其實他的公職還包括香港AA會會長和道路安全議會主席。早於一九八六年便當上AA會會長一職,及後於二○一一年第三度連任會長至今,問到他始於何時加入AA會工作,他想了一輪,「我估一九七○年左右吧。」自言年少時跟一般年輕人一樣,成年後就想買車,買了車便想飆車,「你話不合法也好,有那個男孩不愛飛車!」雖然現在年時已高,飆不起,但他對車的熱愛從未減退,更慨嘆香港現在甚麼賽事都沒有,「香港以前有拉力賽、越野車賽,有好多不同的賽車活動,以前乜都有得玩。很遺憾,現在乜都冇,現今年輕人不及我當年幸運。」

身兼香港AA會會長及道路安全議會主席,余錦基一直努力向政府提出交通事務上的意見。

當年亞洲第一 最想辦Formula E

香港連最基本的小型賽車場也關門大吉,又何來賽車文化呢?「實在很可惜,香港當年是全亞洲第一個地方有motorsport,這是英國殖民地帶來的文化。」賽車傳統、文化比他人早起步,現在澳門賽車卻比我們成功,他歸咎於香港沒有賽事、沒有舉行場地。政府的不重視沒有因此打沉余生的信念,他滔滔不絕說出向政府提議的新構思,包括爭取找一個偏遠地方興建一個試車場,可舉辦障礙賽、讓人學習進階駕駛及飄移技術等。「這樣除對賽車運動有好大幫助外,對交通安全也有好處。若然你從未試過甩尾,汽車遇上油漬一旦失控,你驚便會撞車。如果你有經驗,甩尾時收油,勿踩逼力,回軚修正再踩油便可能救到車。」他又想舉辦一場四分之一里衝刺賽,召集超級跑車聚首一堂鬥快,還有不同容積組別的車仔鬥起跑,說起時滿面興奮,「係咪好刺激呢?車主的參賽費用可撥捐公益金,圍觀的市民也想看看林寶快還是拉利勁。」
提到近年鬧得熱烘烘的Formula E電動方程式比賽,「香港好需要,既能宣傳香港又可宣揚環保,若然成功,一定如國際七人欖球賽辦得一樣出色。」他還構思賽事之後於中環海旁舉辦after party嘉年華會,有道地小食、邀請本地或業餘樂隊演唱,吸引遊客之餘,市民又開心,只可惜現在還是未知之數,「我知政府已盡努力嘗試推行,不過有很多問題未解決,例如要改路、交通安排、安全欄的設計、有否浪費公帑等,牽涉路政署、公務局多個部門、FIA(國際汽車聯盟)及贊助商,並非我話想做就做。」

Formula E賽事若然能引入香港,的確是一大盛事。

四年前於中環舉辦F1戰車表演,也能吸引接近四萬人到場欣賞。

港人只顧賺錢 忘記生活五味粉

念頭多多,這位老人家對推動汽車依然有心,進度雖慢,但他希望繼續為香港做多點事。不過自己年過七十,有時也怕力不從心,「尤其七十歲後,發現自己精力不夠。有時心裏很掙扎,Formula E申辦不成的話,我便可以立刻退下來;成事的話,我有排做。我亦好擔心如此大項目,AA會職員少,怕應付不了,做得不夠好,為自己帶來壓力。」一心希望透過賽車活動,令市民重拾汽車文化的同時,亦希望製造更佳的環境培育香港車手,「我只想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不要只顧生意、金融賺錢,人生活除了努力填飽肚皮,生活上的調劑也很重要,閒時能看足球、行山、玩車,令生活更有味道,汽車便是其中一樣生活上的五味粉。」
儘管余生滿腔熱誠,我們所見的只是政府不停埋怨私家車增長快,污染環境和堵塞馬路,他們只會不時調高汽車首次登記稅遏止汽車增長,現又草擬加牌費、保險及交通罰款等阻嚇車主。AA會宗旨是為車主爭取權益,養車的一群有時被忽視,余生亦感慨政策有點偏頗,「有其他城市的汽車稅收比香港貴,不過那裏的人也不會停止買車。至於牌費加、油費貴無可厚非,政府希望用者自付,所得稅收可用作維修馬路及設施。其實私家車佔用路面不足百分之二十,絕大部份都是公共車輛,我發現路線及車站重叠相當嚴重,十架巴士一齊埋站也有份阻塞馬路,一樣產生很多廢氣。」

余錦基希望透過賽車活動與市民同樂,紅牛鬼馬飛車便是其中之一。

世界各地的汽車會會章,部份設計很相似。

位於油麻地的AA會會址已逾三十年歷史,這是當年開幕時的牌匾。

爭取少數權益 嘆車主被剝削

車多人多路少是大城市所面對的問題,他認為政府政策應靈活變通,除減少巴士站和巴士線、利用道路或隧道分流車輛外,還要兼顧停車場的數目,「停車場拆卸重建,公眾停車位驟降,往往導致汽車在路上兜圈搵位阻塞交通。例如又可嘗試鼓勵人駕車出街多載幾人,往中環的私家車坐二人以上就不用收費,用不同方式改善路面問題,每件事都要做到平衡,不要單向地剝削私家車車主。」
香港有很好的公共交通網絡,市民依賴私家車的程度遠不及外國,自言只得一萬多個會員的AA會牙力薄弱,相比人數眾多的德國ADAC(全德汽車俱樂部)、英國AA及美國AAA(汽車協會),國家交通部都很緊張這些車會的意見。「我個人的看法並不單純是因為AA會會長的身份,而是我認為人是需要有選擇,人應該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活動的自由,駕駛便是其中之一,這亦是年輕人對生活上的追求。所以汽車對我而言,是一種自由的象徵,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想去那裏也可以。」政府取態往往表現出車主只是少數的一群,不代表大多數,余生自滿地拋出讀書時期已學懂的一句道理:”Majority rule with respect to minority rights。”(少數服從多數,大多數人應尊重少數人的權益。)」

余生家中靚車多不勝數,e-Golf是他的第一部電車,並笑言第一次買部平平地試下先。

「未來是電動車世界」

AA會近年努力推動電車,余生亦剛剛買了部VW e-Golf,另一部是車會使用的電動smart(右圖)。叫他評一評電車,「e-Golf不算貴,扭力輸出反應快;寶馬i3外形前衞,適合年輕人;美國的Tesla力量大,自己駕駛一流,可惜我是司機駕駛,上落後座不方便,手工亦不及歐洲車。不過我看中七座位Tesla X,可以載埋孫兒遊車河。」他更期待新一代的電池面世,深信未來必定是電動車的世界。

為AA會服務超過四十年,余錦基近年不時有退下來的念頭。

車會早已用電動smart,身體力行試驗電動車。

記者:許維雅
攝影:黃子偉、鄧鴻欣
編輯:謝慧珊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