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嘴刁評台】
法國米芝蓮二星名廚Akrame Benallal最近開了新店Atelier Vivanda,而且跟隔壁的Akrame走不一樣的路線,「像Akrame那種fine dining餐廳,一個月也未必會光顧一次,所以希望開一間能天天來的親民bistro。」就像巴黎的Atelier Vivanda一樣。這位擁有阿爾及利亞血統的法國人,今回照辦煮碗,把他的「肉薯」概念帶來香港,甚至全世界。
木枱、白牆、開放式廚房,一派小酒館bistro的格調。打開餐牌,主打meat and potato,看似隨意,卻是千挑萬選的好食材。「因為煮法簡單,只吃原味,所以食材質素最重要。」名廚拋下這句說話後,便連忙跑去開會。
所謂肉薯,是我為meat and potato取的中文簡稱,是的,Atelier Vivanda也是以肉扒及薯仔做主打,但強調meat and potato而非steak and frites,只因Akrame抗拒一般的法式牛扒薯條bistro模式。他賣的肉,不只牛,還有雞鴨豬;絕對不做薯條,薯波薯片薯蓉均由法國家常薯仔菜改良而成,絕不平凡。我本就是個澱粉質控,對薯仔愛不釋手,所以,我對Vivanda的期待,就是沒有薯條的薯仔伴菜。
薯仔菜式 免費添食
Akrame認同馬鈴薯永遠是牛扒的最佳拍檔,只是,他不想跟法國街頭的牛扒專門店一樣,清一色的French fries。在這位三十三歲的米芝蓮二星名廚眼中,薯仔是千變萬化的食材,所以,即使是配菜,也不能隨便炸成薯條。
Vivanda的餐牌,單是薯仔菜式便有五種,除了尋常的薯蓉,一道名為Gratin Dauphinois的法式烤焗馬鈴薯最叫人喜出望外。把薯仔切片,加入忌廉雞蛋等放入焗爐烤上一小時,咬下有濃濃的忌廉味,勾起我在布根地民宿的回憶,很家常,在香港的法國餐廳不易吃到,因為沒有多少人願意做。另一道Pommes Darphin,狀如波波,口感像包着薯蓉的泡芙,脆和軟之間,十分好吃。所有薯仔菜式均是無限任叫任添任食,讓你一口氣嚐個夠。這裏所選用的薯仔,當然不能不是法國貨,而且盡量只入布根地的,為的只是一啖最完美的法國薯香。
不是漢堡包的漢堡包
說到底,來Vivanda都是為了肉,所以,肉的質素Akrame也特別執着。他認為Vivanda跟Akrame最大分別就是,fine dining要講究的不只味道,還有賣相及煮法,但以casual為主的Vivanda,則以最簡約的手法來烹調,堅持不下多餘調味,希望大家吃的就是原味,所以,品質尤其重要。為了最好的食材,開店前先花半年時間遊歷歐美等地,親身試勻所有肉類供應。例如荷蘭牛肉Holstein Beef,是他走到荷蘭北部找來的獨家供應商,肉味濃質感柔軟。而秘製的煙熏牛肉,也是跟專人研究,以四十度的火路用橡木慢慢煙熏而成,肉味沒被木的味道淹沒,卻有淡淡的煙熏香氣,而且軟腍腍的,十分滋味。
只是,吸引我的,還是像三文治又像漢堡包的Le Croquavor。「不是漢堡包,我不會做在家也能做到的那種,這是變種。」Akrame強調這是他以自己喜歡的方法來重新演繹的漢堡包,說來好像很矛盾,其實就是這個Le Croquavor。外形不是漢堡包,但卻以漢堡包作藍本,只是,換上柔綿的法式麵包,牛肉用最頂級的美國安格斯牛,再配上沙律及刨得如絲般鬆軟的Comte cheese,大口咬下,好味到不得了,難怪Akrame如此自豪地大力推介。
其他肉類,還有法國鴨胸、法國牛仔肉及西班牙伊比利豬等,做法就是煎,尋常不過,但這正是Akrame最初的想法,開一間尋常不過的小店,人人可以負擔,天天都可以去。不過,反高潮的是晚餐一位連加一近五百元,其實對大部份人來說,不是天天可以去的。
Atelier Vivanda
灣仔船街9號地下A舖
熱選新店
全球最貴三文治 減價喇
工廠區未必只有茶記,主打矜貴西餐的Genius最近就落戶觀塘。賣點當然是老闆兼總廚李偉光(Peter)的得意之作──世界級公司三文治。二○一二年,Peter曾製作了一份價值$480的三文治,取得「全球最昂貴可買得到三文治」的健力士世界紀錄,至今未被打破。這份三文治用上三十六個月西班牙Iberico黑毛豬火腿、比利時無花果及Balik三文魚等,以往用的西班牙煙肉、法國蛋及雞肉則換上美國貨,價格略為調低,盛惠$288,值得一試。
區佩嫦點評:
食物質素不錯,三文治比牛面頰更出色,但出菜有點慢,宜改善。
Genius
觀塘駿業街64號南益商業中心四樓
咁奇嘅?豬腩成吋厚都唔油
倫敦Shoreditch曾是一處無人問津的地區,經過改造後竟變成時尚集中地,在負責人Scott Wrayton眼中,跟堅尼地城有點像,故把餐廳喚作Shoreditch。這裏以新派英國菜為主,招牌菜慢煮豬腩肉用上有快樂小豬之稱的英國Dingley Dell,雖然只是慢煮三小時,但那足一吋厚的脂肪毫不油膩,入口即化,豬皮更脆到不得了,盡現小豬的嫩香特質。英式甜品一向予我過甜的感覺,但這裏的拖肥布甸甜度適中,蛋糕有彈性,配雲呢拿雪糕球,即使不是甜品迷亦會愛上。
區佩嫦點評:外貌像酒吧,由英國大廚主理的菜式很合港人胃口,甜品有驚喜,滿足而沒罪疚感。
Shoreditch
堅尼地城吉席街18號
賣心思 挖空西柚做啫喱
近年越來越多點心小店跟傳統酒樓爭生意,The One最近又開了一間。黑白裝修,還以為是cafe或西餐廳,實情是家點心店。點心味道傳統,師傅至少有十五年經驗,功夫紮實,但外形卻做得搞鬼,拍照呃like一流。例如把鹹水角做成紅蘿蔔模樣、柚香茶凍則是挖空了原個西柚來做啫喱;新派的則有青芥脆蝦漢堡仔,辣辣甜甜很醒胃。龍頭鳳尾蝦則以炸蟹箝為靈感,以蝦膠包着中蝦再捲上麵條來炸,香口惹味。而且勝在價錢不貴,每人一百元左右已可吃飽。
陳詠敏點評:環境舒適,還有露天位置。但大部份是細枱,一家大細或同事飲茶就未必適合。
點心代表
尖沙嘴
The One L308號
記者:李 莉
攝影:許先煜、徐振國、黃子偉
編輯:陳國棟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