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似在人間 - 邁克

何似在人間 - 邁克

風水果然輪流轉,建築師我向來喜歡Jean Nouvel多過Frank Gehry,前者位於塞納河畔的阿拉伯世界學院一直是最心愛的巴黎摩登大廈,而後者由美國中心變身的法國電影圖書館就不折不扣大白象,高不成低不就,印象之壞罄竹難書,稍後的西班牙Bilboa古根漢美術館再巧奪天工也未能成功洗底,誰又料到短短六個月內形勢會一百八十度扭轉,說時遲那時快,唱頌歌的嘴巴已經蟬過別枝。去年底座落布隆尼公園外圍的路易威登基金會揭幕,一夜之間成為熱門話題,如果你不明白何謂Tout-Paris,當天社會名流時尚寵兒打崩頭爭相出席的盛況,生動描繪了如雷貫耳的「巴黎總動員」。收不到請柬的長期遊客唯有和草根階層同甘共苦,在正式開放的第一個周末做跟尾狗,雖然晚間新聞見過報導,出了地鐵站尚未抵達目的地,還是遠遠便被葛利先生的太空帆船嚇到舉步維艱,蘇東坡九百多年前寫下的詞句紛紛湧現,真箇我欲乘風歸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進館之後繼續讚歎,不規則的樓面毫無邏輯可言,抬頭不論望往哪個方向,都教人又驚又喜,生性實惠兼夾孤寒的我,本來最反對浪費無謂空間,這時才知道那句老套的「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的確沒有說錯,為設計而設計去到極致,本身就是藝術,不必再為自己找尋存在理由。奢侈竟然可以這麼美妙,不但大大改寫了井蛙的審美觀,甚至令生活宗旨搖擺,立時三刻萌生縱容慾望的衝動,就算飛的去香榭麗舍旗艦店買不起LV產品,飛到京都總買得起三五七件Sou.S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