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須往青衣讀小一深圳港爸媽 斥派位不公

女兒須往青衣讀小一
深圳港爸媽 斥派位不公

【本報訊】小一統一派位放榜,叩門潮開始。香港上樓難,不少居於深圳的「零非」港爸港媽因香港樓價和租金高昂,未能回流,子女被迫與雙非學童歸為跨境學童派位,有的被派到遠離關口的青衣和黃大仙小學,有家長指子女將來要日花四小時上學,若叩門失敗,寧在深圳讀私校。
記者:倪清江

上水鳳溪第一小學昨晨9時開始派叩門表,約20名家長一早排隊等。排前列的深圳居民朱先生(圖),其雙非兒子被派到天水圍一間小學,昨遂到來叩門。他居於深圳龍華,由家到天水圍要近2小時,比去上水長一倍,每日來回4小時,「小朋友都頂唔順」。
他說如果上水叩門不成功,會回深圳讀一年學費4萬多元人民幣的私校。他認為派位制機不公平,學童未能就近入學,回想來港生仔決定,「好後悔!」
同一校園的鳳溪創新小學昨晨9至11時限時2小時接受叩門,有192人報名,較去年多一半。該校只有8個叩門學額,平均24人爭一席。叩門幾乎全是跨境家長,多是居於羅湖和福田,但其子女被派天水圍、屯門、馬鞍山、青衣等。

或在深圳讀私校

除雙非家長,當中也有居於深圳的零非港爸港媽,即有本港居留權。女兒被派青衣小學的陳先生不滿派位結果,「你派青衣,用兩個半鐘頭返學,兩個半鐘頭放學,如果人造出嚟嘅制度係唔可行,教育局係咪要改?」
陳太直言「青衣聽落好似好遠」,若叩門失敗,可能在深圳讀私校。她稱難以搬回香港居住,「如果條件好,都唔使住深圳。香港屋租咁貴,自己在港冇樓,爸爸(丈夫)一個人又要照顧咁多人,仲有生活呢?」她認為教育局應優先派北區小學予零非學童,再派給雙非學童。
港爸何先生的兒子被派到屯門,居於羅湖的他十分苦惱,「申請公屋4年都未上到樓」。另一家長梁先生的子女則獲派青衣的小學,「派位機制好有問題,雙非有錢買樓,就可以派第一志願小學」。

家長心聲

粉嶺港媽鍾太:派上水村校
「本身住天水圍以為已經好多大陸人,所以搬去同媽媽(粉嶺)住,想撤離雙非區。」

跨境港媽陳太:派馬鞍山
「我哋係投資移民,香港房間太細,冇搬嚟,派位應優先派畀父母都係港人嘅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