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二十年】風雨不改:一份《蘋果日報》的誕生

【蘋果二十年】
風雨不改:一份《蘋果日報》的誕生

讀者在拋下七元,從報攤拿走一份《蘋果日報》之時,可有想過報紙是如何誕生?當中經過多少步驟?有多少人經手?

《蘋果日報》的誕生,由記者採訪開始。

採訪部主管根據採訪內容和相片,決定當日新聞內容。

記者撰寫文章後,經編輯改稿及揀相,再由美術負責版面設計。

版面完成後,會交由編輯部主管「簽版」。

第一個步驟,當然是採訪。天未光,突發記者已經出動。他們將採訪到的新聞資料(照片、故事),先匯報給部門採訪主任,再由採訪部主管決定當日新聞內容。當定下「菜單」後,便由記者負責撰寫文章,編輯負責改稿及揀相,美術則負責版面設計。版面完成後,會交由編輯部主管「簽版」,其時製作部同事會為圖片對色,確保無誤便將「版樣」交給版房部。版房部同事將版樣輸送到製版機,製出可供報紙印刷機使用的鋅版。印刷部同事將這塊鋅版安放在印刷機後,便開始印刷。他們亦會先看看印刷效果,根據油墨的色彩、濃度等進行適當的調整。

其時製作部同事會為圖片對色,確保無誤便將「版樣」交給版房部。

版房部會製出可供報紙印刷機使用的鋅版。

鋅版安放在印刷機後,便開始印刷。

一切準備好後,大規模印刷便開始。最後,一疊疊完成品經貨車運出市面,每日第一份《蘋果》,最早會送到旺角亞皆老街,之後在銅鑼灣和灣仔都陸續開始有售,而其他區便視乎每日的交通情況。

印刷部同事會監察油墨色彩、濃度等,不時進行適當的調整。

一疊疊完成品會經貨車運出市面。

每日第一份《蘋果》,最早會送到旺角亞皆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