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港股近日出現「暴炒股」,股價輕易炒高幾十倍,亦會一日大插一半。港股不似A股有漲跌停板機制,吸引內地炒家過江搵食,手法粗暴,香港炒家亦要變陣接招。本報訪問中港炒家,審視他們投資心法,展示出港股「A股化」時代的炒股新策略。
記者:周家誠
自設投資公司的摩銀投資管理董事長李偉斌,2008年起參與港股,這名堪稱內地基金短炒王近月喪炒約20隻「港A股」(即香港獨有的中資股),單日進出40次,遠較本地炒家頻繁。他奉行「波段操作、高拋低吸、降低成本」,以粗豪的聲音說:「炒股要有機力量,要煽動性」!
指中央借金融統戰香港
李偉斌膚色黝黑,與4名員工慣穿代表牛市的紅色衣服上班,「炒房」內有24台電腦操盤用,牆上掛上90年代李偉斌徒手畫的陰陽燭圖表。他在中港投資界低調,僅以筆名在新浪微博點評港股。他管理近1億元人幣資產,三月時將一半投資到港股,因內地「港A股」熱炒,吸引資金流入。
他預期恒指今年九成機會破32000點,兩年破40000點,並非本港市場主流用的估值方法,而是從政治考量,例如政改能否通過、新一波佔領行動會否發生。他相信中央將會利用金融手段統戰香港,「1997年中央收回香港,解放軍成立駐港部隊。未來輪到公募基金駐港,收回港股的定價權」。
炒賣恩達單日獲利25%
「統戰」措施包括公募基金年中獲准使用港股通、中港基金互認、深港通等。根據「水往低處流」道理,不少熱炒A股市盈率達100倍,資金將流向估值較低的港股。
李偉斌旗下港股基金分「大戶」及「小戶」,大戶4月8日牛市日起回報近一倍,小戶則利用5倍槓桿,回報近8倍。他主要是透過5天至20天的波段交易,亦會參與即日鮮操作。不過,他不諱言港股屬「沼澤地」,多老千股操作,一旦火爆可以迅速得到高收益。例如神仙股恩達(1480)爆升日,他賺近25%回報,止蝕位則設為2%。
與內地普遍炒家相似,李偉斌以技術分析,結合資金動向觀察及「盤感」,進行短中線炒作。他選定100隻「港A股」,包括有長遠新經濟概念(如互聯網、體育)、行業獨特及中小盤三大概念,並從中尋找基本面良好、10至20隻波動向上股票,低位大手買入後,每一波段分批沽出,「滾動操作」將買股成本降至零。單日交易次數閒則30次至40次,多則高達80次。其選擇的「港A股」均已有相當升幅(見表)。
至於佔倉位五成的A股,他形容為大草原,因為參與人數多,而且有跌停板機制。他估計,今年底滬綜指可達6000點,屆時將會現大震倉,跌幅可達5%至20%,在國家政策支持下,3年可見10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