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的第三條路(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南韓的第三條路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南韓是個很有趣的國家,常有出人意料的情況。近期它在新沙士疫潮中手忙腳亂,隱瞞疫情及任由病患四處活動沒有好好隔離就教人難以理解,因為這樣的表現充滿第三世界國家的味道,跟所謂發達、先進國家相距實在太遠。
而在亞太區新變局中,南韓的處境及選擇同樣饒有趣味。誰都知道,中國的快速崛起及透過各種途徑加強在亞太區的影響力正在改寫以往美國獨霸亞太的局面。美國固然要重新調整戰略部署派駐更多軍隊、軍艦到亞太區以作應對。區內傳統大國日本也因此而進一步鞏固跟美國的同盟關係,並積極加強跟亞洲各國如蒙古、越南、菲律賓、緬甸、泰國等的關係,希望以此抵銷中國的壓力。
南韓政府卻有點三心兩意、左顧右盼的興味。一方面南韓作為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及軍事基地(仍有幾萬美軍在南韓駐守),它理應跟美國的步調保持一致,對中國的崛起採取積極提防、懷疑的態度。可實際上南韓跟美、日等盟友的步調相當不一致。在日美加強軍政經同盟的時候,南韓卻沒有採取甚麼行動加強跟美國的關係,跟日本之間更是若即若離,越走越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至少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了兩次,最近一次還可以坐下來交換意見;可到現在安倍跟南韓總統朴槿惠連一次峯會也未舉行過,日韓雙方還不斷就慰安婦、獨島/竹島問題針鋒相對。

對華經濟關係密切

另一方面,南韓跟中國的關係特別是經濟關係卻越來越密切。前不久中國大力推動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努力爭取區內主要國家參與。儘管美國公開質疑亞投行成立的目的及運作並要求盟國仔細考慮,但南韓不理會美國的勸告,成為繼英國之後加入亞投行的美國重要盟友,倒是日本始終跟亞投行保持距離,兩國的差距不可算不大。而到最近,中國跟南韓更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令兩國經濟關係更形密切,而南韓跟日、美之間的聯繫反而更疏離。在中、美角力漸趨白熱化下,南韓跟中國越走越近的情況委實矚目。
不過,南韓跟中國漸行漸近也令南韓陷於另類矛盾中。由於北韓金家王朝第三代越來越難觸摸,對南韓以至駐韓美軍的威脅正在上升,為了應對這方面的威脅,美國正跟南韓商議部署新型導彈防禦系統及雷達設施,以及時攔截北韓的導彈。可這個強力的防禦系統覆蓋的範圍遠及中國東北及北京附近地區,無形中令中國境內重要地區受到南韓及美軍雷達監控。中國政府已因此而一再公開要求南韓政府不要部署這個系統,以免損害雙方關係。南韓政府對中國公然干涉它的國防策略固然不悅,要求中方不要再說三道四,但是否部署新系統南韓仍然沒法下決定。顯然,中方的關注對朴槿惠政府不無影響力,它在中美之間,在經濟跟國家安全之間如何拿揑委實不容易。
也許南韓希望在中美並峙的局面中走第三條路或來個左右逢源,在夾縫中擴大本身的空間。但隨着中美角力加劇,壁壘分明的狀況只會越來越明顯。南韓這種第三條路能否走得通,能走多久實在是個疑問。跟新沙士相比,朴槿惠如何在中美角力下走自己的路也許是更大挑戰。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