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廟街歌王 尹光出巡

【飲食籽】廟街歌王 尹光出巡

【飲食籽:搵食地圖】
黃昏,是廟街蘇醒的時刻。它換過容貌,亮起密密麻麻的霓虹燈,街頭巷尾頓時活潑起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花樣年華,全長六百米的廟街夜市,燈光璀璨,以油麻地天后廟為界,乾貨濕貨應有盡有,佔盡街上每個角落。還有藝人賣藝賣唱,以及醫卜星相等,一片繁華景象。

「香港廟街風光好,老友呀,全世界得呢一處咋。啲街坊跟全球遊客,個個也稱讚認真正。我愛廟街,嘩,乜都抵讚……」尹光的《廟街》,道出昔日光輝一面。「以前廟街好正,甚麼都有得買、有得食,如果沒有到過廟街,就沒有真正遊覽過香港。」這天,穿着燈色恤衫的尹光,邊唱首本名曲,邊穿過廟街攤檔,沿途不少街坊主動上前問好。
過往,廟街的攤檔一股勁地播放尹光自創的低俗市井歌,久而久之,他被冠以「廟街歌王」及「廟街王子」的稱號。不少人以為他曾在廟街賣唱,原來是個美麗的誤會。「當年我師傅馮華的曲藝社設於廟街,每年我都會客串一次。我在渡船街住了八年,常去廟街食海鮮、美都吃豬扒飯,正如《廟街》有一句『東風螺齊齊嚟搽辣醬,佢炒啲蝦蟹都認真正』。」他的《十四座》、《相士大隻西》及《荷里活大酒店》歌詞詼諧鬼馬,是七十年代最受廟街街坊歡迎的金曲。「那時仍流行卡式帶,每隔數檔便播我的歌曲,賣幾元一盒,夠平!二來,我的歌詞地道夠口語化,一聽就明,很受草根歡迎。有人以為我是唱鹹濕歌,其實是諧趣歌,但我不會介意,我喜歡引人發笑,唱出廟街地道文化及平民心聲。」

尹光髮型贊助:哈佛增髮術中心

記者:何嘉茵
攝影:楊錦文、許先煜、鄧鴻欣、徐振國
插畫:麥震東
編輯:陳國棟
美術:黃創泰

尹光是廟街的icon人物,當年其卡式帶的銷量比天王巨星還要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