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高位遇上企業抽水潮,總被視為大市見頂先兆,但港股大時代資金氾濫,大戶散戶求股若渴,配股供股活動變成搶貨良機。
事實上,近日不少公司抽水後,股價不跌反升,完全違反傳統定律,究竟所為何事?今期《投資導航》為你拆解。
馬雲入主 瑞東締造神話
【星級股東】
嫁入豪門乃不少女士們的夢想,無他,衣食無憂也!上市公司又何嘗不是?能夠成功引入名人做股東,股價肯定升價十倍。說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是近年點石成金聖手,肯定冇人會反對,繼阿里健康(241)、阿里影業(1060)後,他最近入主股壇猛人高振順的瑞東集團(376),成功製造另一個股壇神話。
瑞東上月底發通告,宣佈引入馬雲旗下的雲峰基金,後者以每股2元、總代價約26.9億元入股瑞東,佔擴大已發行股本約56%,成為單一大股東,另其他星級股東還包括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藝人趙薇丈夫黃友龍等,高振順持股則由50.3%攤薄至9.6%。瑞東復牌後股價一度高見25元,較停牌前9元大升1.8倍。假設認購方案順利通過,瑞東市值已超過500億元。
另一方面,高振順任副主席的先豐(500)亦趁高出售1,080萬股瑞東,套現2.49億元,袋袋平安。
中國賽特有憧憬
中國賽特(153)日前宣佈引入國企北京城建橋,佔股8.7%,每股作價1.426元,意味現價入場僅貴北京城建橋不足一成,加上賽特市盈率僅單位數,市值亦只得二十多億元,可塑性大,配合國企新股東明星效應,值博率甚高,可候1.5元樓下吸納,中線以2元作目標,潛在升幅33%,跌穿1.35元止蝕。
發行A股 東江環保強勢
【爆升引擎】
國企發行A股,成為另一個股價爆升催化劑,相信與A股估值高,集資額相對較大不無關係。近期紫金礦業(2899)、徽商銀行(3698)出手後,股價均展現強勢,但要數最強勁例子,不得不提東江環保(895)。
中州證券好事近
集團4月底公佈,以非公開發售形式,發行最多5,786萬股A股,相當於已發行A股的17.77%,定向配售予九名投資者及主席兼主要股東張維仰,每股作價39.8元人民幣,較A股停牌前折讓約兩成,集資約23億元人民幣,擬用作投資工業固體廢物處置中心及沙井基地擴建等。公司復牌後H股單日喪升53%,創出上市新高。
既然股價堅挺,投資者不妨向有意發A股的公司埋手。招金礦業(1818)董事長翁占斌日前表示,正加快回歸A股上市的步伐,希望明年可落實。從圖表出發,招金4月已突破下降通道,更一度突破6元水平,可候回試5.3元吸納,靜候好消息公佈,失守4.9元止蝕。
另一方面,內地券商股中州證券(1375)更已遞交A股上市申請,董事長菅明軍揚言這是今年集團的工作重點,相信好事近了。投資者可於7元水平買入,升穿8元加注,目標價9元,潛在升幅達28%,跌穿6元則止蝕。
鋪路賣殼 MegaExpo喪炒
【財務技巧】
港股大時代,不少殼股為把握食大茶飯的時機,紛紛加快賣殼步伐,但不少卻面對兩個問題:一是貨源太集中,街貨太少;二是貨源太散,蟹貨太多。為令炒作更為順利,大戶往往採用配股、供股等財技,達到加快炒上賣殼的目的。
不妨以MegaExpo(1360)作為例子。此股向來街貨稀疏,日均成交僅數十萬元。公司於4月先出售一家附屬公司,獲利5,000萬元,再於5月初配發新股,集資1.47億元,每股4元,較當時折讓近7%,讓一批平貨流出街外,為日後炒作鋪路。上月底,大股東再以每股4元減持1.1億股,令持股量由58.33%大幅降至12.5%,不再成為控股股東,變相控股權易手。集團股價由4月中不足2元起步,炒至上周四(4日)的6.24元,升幅逾兩倍,成交亦見顯著增加。
皇朝傢俬具潛力
同類潛力股可留意皇朝傢俬(1198)。上月中先配股集資6,500萬元,主席持股量降至約27%,不再成為控股股東,埋下股權易手的伏筆。本月3日,公司賣出位於麼地道的香港總部物業,獲利2,200萬元,留意交易並沒有售後租回的協議,意味連總部也放棄,轉手味道甚濃。同日停牌,涉及可能與大股東交易的內幕消息,投資者不妨留意復牌後的表現。
專家教路:定向配股較值博
【貨源歸邊】
對於公司抽水後是否值博,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表示,從資金流角度而言,貨源歸邊的,即若公司是定向配股,「冇乜散貨出街」,而配股後交易日穩守配股價,股價更向好,即可考慮追入。不過,他提醒依從這種方式投資的散戶應控制注碼,減低風險。
宜留意集資用途
另一種可考慮的是H股上市公司於A股定向增發,如比亞迪(1211),他解釋,這類型的配股對股份攤薄效應較少,而在配股後,資金亦用於發展用途,可考慮追入。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認為,雖然抽水模式對股價表現有影響,「一供一同一供三十差距好遠」、「配股discount 3%同三成亦唔同」,但更重要的是追入抽水股,應注意該股份抽水背後的動機,以阿里影業(1060)為例,配股為着發展業務,才具有買入誘因。
故此,他認為,需要了解公司集資用途,或股份承配人身份(是否引入投資者)等,「要留意背後故事,研究公司想點,知道發生乜事。」
折讓高低有玄機
【話你知】
根據《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董事會須事先在股東會上取得股東同意,才可進行配股。由於配股將攤薄股東利益,一般性授權的配股數目不可多於已發行股本20%,配股價亦不得較基準價折讓20%,基準價定義是最近收市價、或過去五日平均價的最高者。倘發行價的折讓幅度大於20%,上市公司就必須在簽定協議後的緊接交易日開市前發公告,倘承配人少於6人,需詳細公佈每人的資料及獨立身份。
一般而言,配售價折讓越高被解讀為大股東忽視小股東利益,對股價越不利,相反輕微折讓則有機會被視為股份受投資者捧場,若引入有實力股東,更有機會掉頭對股價有利,成為炒作藉口。